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270 11
2010-01-11
最近又有人拿等价交换兴风作浪了,无知者无畏啊。

对等价交换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理解马克思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思想:用概率的观点看待问题,即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真实的世界发生的每一个交换就未必是等价的,可以这样说,出现等价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样本足够的话,市场上发生的无数个交换就必然趋向于等价,因为在市场上交换的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吃亏,这就是所谓的等价交换,而不是某些人理解的价值量相等才有可能发生交换。

等价交换则交换双方价值相等,这句话并不意味着只有双方价值相等才能发生交换。

没有一颗哲学的脑袋,去读马克思的东西的确困难,但是即便不晓得哲学也应该知道概率吧,现在高中就教这个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 09:47:05
沙发!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0:02:11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1 09:42
最近又有人拿等价交换兴风作浪了,无知者无畏啊。

对等价交换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理解马克思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思想:用概率的观点看待问题,即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真实的世界发生的每一个交换就未必是等价的,可以这样说,出现等价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样本足够的话,市场上发生的无数个交换就必然趋向于等价,因为在市场上交换的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吃亏,这就是所谓的等价交换,而不是某些人理解的价值量相等才有可能发生交换。

等价交换则交换双方价值相等,这句话并不意味着只有双方价值相等才能发生交换。

没有一颗哲学的脑袋,去读马克思的东西的确困难,但是即便不晓得哲学也应该知道概率吧,现在高中就教这个东西。
1、无数次交换自然有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你所说的价值吗?请证明之。
2、你的意思是说,不等价,就一定有人吃亏?
3、那么,“出现等价的几率几乎为0”,无数个交换就必然有无数次吃亏。
4、请问,谁吃亏?为什么在每次都有人吃亏的情况下,交换还能够继续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1:55:25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1 10:02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1 09:42
最近又有人拿等价交换兴风作浪了,无知者无畏啊。

对等价交换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理解马克思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思想:用概率的观点看待问题,即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真实的世界发生的每一个交换就未必是等价的,可以这样说,出现等价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样本足够的话,市场上发生的无数个交换就必然趋向于等价,因为在市场上交换的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吃亏,这就是所谓的等价交换,而不是某些人理解的价值量相等才有可能发生交换。

等价交换则交换双方价值相等,这句话并不意味着只有双方价值相等才能发生交换。

没有一颗哲学的脑袋,去读马克思的东西的确困难,但是即便不晓得哲学也应该知道概率吧,现在高中就教这个东西。
1、无数次交换自然有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你所说的价值吗?请证明之。

我并没有这么说,这里不能简单的平均,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个变量,如果假定不变的话,可以认为在考察样本最密集的区域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之比,当然这个结论必须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才能得出,如果出现垄断则不成立。那么要让市场更准确的描述交换双方的价值,让每个市场参与者的交换都趋向于等价,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建立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对垄断行为进行打击,这就是为什么要实行市场经济的原因。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这句话没错,错就错在他们认为市场优化的对象包括自然资源,真实情况下,自然资源是被某个国家或集团垄断的,市场根本没有能力去优化,那么市场优化的本质其实是劳动力,是优化评价交换双方产品的价值。

2、你的意思是说,不等价,就一定有人吃亏?

那当然,天下没有包赚的买卖。有的时候明里是赚,暗里是亏,比如我们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消耗的环境,消耗了资源,消耗了劳动力,结果换来的不过是不断贬值的空头支票。用信用货币来计量价值很好的掩盖了这些暗亏。

3、那么,“出现等价的几率几乎为0”,无数个交换就必然有无数次吃亏。
4、请问,谁吃亏?为什么在每次都有人吃亏的情况下,交换还能够继续进行?
交换的目的是获取不同的使用价值,这和吃亏不吃亏有关么?吃亏了就不交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2:19:11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1 11:55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1 10:02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11 09:42
最近又有人拿等价交换兴风作浪了,无知者无畏啊。

对等价交换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理解马克思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思想:用概率的观点看待问题,即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真实的世界发生的每一个交换就未必是等价的,可以这样说,出现等价的几率几乎为零。但是如果样本足够的话,市场上发生的无数个交换就必然趋向于等价,因为在市场上交换的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吃亏,这就是所谓的等价交换,而不是某些人理解的价值量相等才有可能发生交换。

等价交换则交换双方价值相等,这句话并不意味着只有双方价值相等才能发生交换。

没有一颗哲学的脑袋,去读马克思的东西的确困难,但是即便不晓得哲学也应该知道概率吧,现在高中就教这个东西。
1、无数次交换自然有个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你所说的价值吗?请证明之。

我并没有这么说,这里不能简单的平均,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个变量,如果假定不变的话,可以认为在考察样本最密集的区域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之比,当然这个结论必须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才能得出,如果出现垄断则不成立。那么要让市场更准确的描述交换双方的价值,让每个市场参与者的交换都趋向于等价,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建立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对垄断行为进行打击,这就是为什么要实行市场经济的原因。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这句话没错,错就错在他们认为市场优化的对象包括自然资源,真实情况下,自然资源是被某个国家或集团垄断的,市场根本没有能力去优化,那么市场优化的本质其实是劳动力,是优化评价交换双方产品的价值。

2、你的意思是说,不等价,就一定有人吃亏?

那当然,天下没有包赚的买卖。有的时候明里是赚,暗里是亏,比如我们出口低附加值的产品,消耗的环境,消耗了资源,消耗了劳动力,结果换来的不过是不断贬值的空头支票。用信用货币来计量价值很好的掩盖了这些暗亏。

3、那么,“出现等价的几率几乎为0”,无数个交换就必然有无数次吃亏。
4、请问,谁吃亏?为什么在每次都有人吃亏的情况下,交换还能够继续进行?
交换的目的是获取不同的使用价值,这和吃亏不吃亏有关么?吃亏了就不交换了?
1、绿体字说明,密集区也只是一种现象,并不能说明密集区就是等价区。
2、你觉得红体字互相矛盾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 12:37:10
pengleigz 发表于 2010-1-11 12:19
1、绿体字说明,密集区也只是一种现象,并不能说明密集区就是等价区。

的确,这是一种现象,而且有很严格的前提。拿物理定律来说,不是也需要限定一个前提,然后做很多次实验,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么?我们要关注的是现象背后的原因,那就是交换双方谁都不愿意吃亏,你总不能否认这点吧,这就是等价交换的基础。而马克思认为这里等的价就是人类劳动,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

2、你觉得红体字互相矛盾吗?
不愿意吃亏就不吃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