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vjfkhkfkhk 发表于 2010-7-25 20:04 
有的资本(生活资料,你们可以称之为生活资本)可以成为人的消费品,从而从某方面来说,似乎可以认为资本可以转化为活劳动(实际上转化成劳动力)。但是生活资料怎么转化为劳动力呢?那也是通过人的劳动来转化的,换句话说,生活资料本身并不具备转化为劳动力的能力,面包就算是放一百年,也不能成为劳动力,除非它让人吃了。然而,这时的资本还是资本吗?资本已经通过劳动而不存在了(或者说变成屎尿了),资本转化为活劳动的方式就是通过它的消失来实现的,这并不是真正的死劳动转化为活劳动。
死劳动(特指资本)可以转化为活劳动,无异于说大锅可以生小锅一样奇怪,然而现实中的人偏偏信这一点,认为钱能生钱甚至还创造了这种钱生钱的无聊制度,可笑又复可悲啊!
至于辩证法,有很多种,有唯物辩证法,有唯心辩证法,甚至还有楼主的形而上学辩证法(实际上就是诡辩)。
当然,或许有可能出现死劳动转化为活劳动的情况,但这决不是资本转化为活劳动。比如说真正的智能机器人具备劳动的能力,从而从死劳动转化为活劳动(很明显机器人被生产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劳动),又比如说,一个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受精卵(人的)也可以从死劳动转化为活劳动,但这也是通过劳动进行的。很明显,资本不行,因为资本不能转化成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或机器人),又怎么会成为活劳动呢。当然这种理想的机器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
很有启发。
活劳动和死劳动只是一种经济学一种比喻说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死活,实质是指能创造新价值的劳动和不能创造新价值的劳动。他们是对立统一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死和活是对立的,同时也是相互依赖的,没有死也就没有活。同时也是相互转化的,劳动力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物化在产品里面,形成物化劳动,产出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物化劳动形式的生产生活资料维持劳动力的存在,从而使劳动力的活劳动不断创造新价值。
楼主不懂辩证法,正如yjvjfkhkfkhk说的那样,总是跳不出形式逻辑的圈子。建议还是系统的学习一下辩证法,再具体运用到现实中练习。否则的话,今天让别人给你解释“苹果”的辩证法,明天让别人给你解释“大米”的辩证法,后天有让别人给你解释劳动的死活,以后遇到鸭梨恐怕你又要问了。别人很辛苦,你也很累,最终还是理解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