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850 1
2019-08-25
巴纳德组织与管理第三章:1935年新泽西州特伦顿市的失业者骚乱
摘读者笔记

解题:这是一个案例分析教学的演讲稿。
作者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第一,几乎任何人类个体,最多可以实现“理性思考”,但是指导自己行动的,无疑是“直觉”。特别在遭遇大规模群体性事件或者外界环境剧烈刺激时,就会“集体无意识”或者“思维停顿”。
第二,遭遇群体性事件中个体会存在三种感性的需求:采取行动的需求;联合的需求;树立正直人格的需求。而这些并非是经过缜密思考而得出的结论。这些需求都是本能的反应,是逻辑推理所不能解释的。
以上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场景:集体辞职,集体要求涨薪,有组织叛逃等。
领导人如何应对呢?巴纳德认为:
第一,他们所表达的并非是他们真正需求的
第二,谈判时,领导方不要派遣太多的谈判代表(要形成悬殊:公司的谈判代表明显少于员工方人数)。
第三,不要做过多的无用的预判、预设立场、预备方案,更多的都是随机应变、临场发挥。
第四,公司应该选派有经验的谈判代表(不只是谈判水平极高,还需要经历过类似事件)
第五,事后写成案例,总结经验,用于指导日后工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8-25 13:12:22
学习笔记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