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141 16
2019-09-04
约翰.洛克在他的《ZF论.下》指出,一切对人有用的无主物真正能够被人类利用,必须改变其所有者缺位的状态,也就是变为有主物。那么,所有权怎样达致对人类的无害且有利的呢?
他首先论证无主物变为有主物对社会的无害性。他认为,生产和占有生活必需品的人,是不会损害到其他人的,因为在商业社会,前者生产和占有必需品的目的,是为了换回货币增加自己购买其他消费品的能力为目的的,因此,“虽然人们基于他们的劳动,有权将他所能充分利用的自然界的东西划归自己私用,但是这不会是很多的,也不至损及别人,因为那时还剩有同样丰富的东西,留给肯同样花费勤劳的人们“。用直白的例子理解:张三占有一定的用于生产粮食的资源,生产出超过他及家人所需的粮食,满足了口腹和必要的储备后多出的部分,他是不会任其腐烂在自己的仓库里的,因为这样是不理性的,那么,他就要努力卖出这些粮食,张三也就成了商品粮生产者,通过卖粮达到两个对社会有利的后果,一是张三凭自己的勤劳获得了购买其他消费品的能力,二是其他不种粮食而生产其他消费品的勤劳的人通过购买获得了自己的粮食。那么,其他人在这一点上同张三是一样的,布匹的专业生产者,不会独自占有布匹而不给他人使用,而是卖出以供给他人使用,陶器的专业生产者、锄头的专业生产者。。。。都是一个道理。
洛克最精彩的地方是他紧接着论证无主物便有主物对社会的有利方面。他说:“关于这一点(指他认为土地的个人占有并不损害他人利益——罗注),我还要补充说,一个人基于他的劳动把土地划归私用,并不减少而是增加了人类的共同积累。因为一英亩的被圈用和耕种的土地所生产的供应人类生活的产品,比一英亩同样肥沃而共有人任其荒芜不治的土地(说得特别保守些)要多收获十倍。所以那个圈用土地的人从十英亩土地上所得到的生活必需品,比从一百英亩放任自流的所得到的更要丰富,真可以说是他给了人类九十英亩土地:因为他的劳动从十英亩土地上供应了至少相等于从一百英亩(无主——罗注)土地上所(自然——罗注)生产的产品。”

洛克生活于英国工业革命前一百年,但他的这个认识是普适的。


土地共有,也就是没有任何人是所有者,那么,土地必然荒芜不治,因为,没有人愿意在不能获益的情形下花费自己的劳动去增加土地产量。更一般地说,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去运用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具有排他性,无法阻止他人无偿地享用,无法获得收益,那么,人们就不会花费时间精力去生产,资源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洛克定理:资源和产品的产权得不到界定和有效的保护,则人们没有积极性去耗费自己的智力和体力去有效利用资源。产权界定和保护,是人们努力劳动和生产的必要条件。
与休谟—科斯定理比较,这是一个等位定理。后者是,产权界定和保护是人们进行交易的必要条件;前者是,产权界定和保护,是人们努力劳动和生产的必要条件。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对劳动生产和交易都一样是重要的。
洛克定理可以看成诺思定理的一个前导性定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9-4 12:36:2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4 12:41:48
xujingjun 发表于 2019-9-4 12:36
谢谢顶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9-18 11:14:32
洛克定理是说,一项产品的产权随时被剥夺,产品的生产者便没有积极性去生产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9 12:09:45
洛克对分工和交换不甚了了,但不妨碍他对所有权问题的深刻认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10-9 12:10:05
巴斯夏,越看越入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