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562 0
2010-04-04

对无为而治的浅识

——人类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6)


中国的历史,在大禹治水以前的社会,是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老子认为是大道主宰的社会,是圣人治理物的社会,是治物而不是治人的社会,是无为而治的社会。
《礼记·礼运》所说的大同社会,即是对原始时代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公有经济关系的描述。它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者有所终,壮者有所用,幼者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到了大禹治水以后,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加速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瓦解。随着私有制与阶级的逐渐出现,战争的性质起了变化。在以前,部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取生存地区,现在则是掠夺财物和奴隶。以前对战俘或者杀掉,或者吸收为自己的氏族的成员,现在则把他们变为奴隶了。原先的族长就逐渐地变成奴隶主,有些氏族则忘性绝氏,沦为了奴隶。原来的氏族和部落首领成了高居于社会之上的贵族,而原来和他们处于平等地位的氏族部落成员逐渐降为被奴役的平民。

据《左传》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后至,而禹斩之。”参加会议的要执玉帛,迟到的要遭杀戳,禹已经脱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自从大禹传位于启建立夏朝以后,中国历史上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原始社会变成了阶级社会。从此,大道主宰的社会变成了人为主宰的社会,无为而治的社会变成了有为而治的社会。国家成了社会的统治者。掌握了国家政权就掌握了人治的权力。


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夏朝从禹开始到桀结束历时470多年,商朝从契开始到纣结束历时600多年。在1000多年的奴隶社会里,奴隶主是统治阶级,贵族是社会的主人。而广大奴隶和平民则是养活奴隶主的劳动者,他们不是在奴隶主的田里劳动,就是从贵族那里按井田制分得一小块土地从事生产活动,维持自己的生活,但他们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隶属于贵族,同样要受到贵族的剥削和压迫,并经常被贵族利用作战的工具。随着农牧业的发展,手工业业发展起来,社会的分工扩大了,剩余产品出现了交换,产品因此变成了商品。可见,商品这个名字就是在商朝出现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特别是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随之产生。如果说,产品交换开始是在部落的边界上进行的而且以物物交换为主,那时财富还仅仅表现为自然物例如土地等。私有制所有的还是土地。那么,产品交换在部落内在国家内交换的时候,货币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这时财富的范围就扩大到一切产品。所以,私有制所有的就不仅是自然物而且包括一切产品。这样,生产产品就变成了生产财富,占有产品就变成了占有财富。为财富的生产方式从此就开始了。生产财富不是为了享受财富,而是为了占有财富。老子说,天下之人,总是为自己多,为别人少,这叫私心。这个论断就是从奴隶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财富立论的。因此,老子就用大道的理论来批判人们的私心,来批判人们的各种欲望。老子认为,人们的私心人们的欲望,并不是人的本质所有的,天下之人皆始自赤子,本性可谓都是从纯真开始,随着年龄长大往往却越加败坏。这不是人本性的过错,是世道的过错。按照今人的话说就是制度的过错。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老子就写了《道德经》来批判纠正人们的私心和欲望。既然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世道的过错,由于制度的过错,造成了人们的私欲,换句话说,这个世道,这个制度完全是人为的结果。那么,老子就认为要以自然规律也就是大道来管理社会,这种管理自然就要遵从自然规律,因此,就是无为而治。


人们说老子的无为而治是消极的,是无所作为的。这是极大的误解。因为,世道出现了分工,产生了商品交换,进而产生了私有制,这种私有制度,导致了人们的私心、私欲。所以,分工、商品交换,财富私有等等,不就是人为的结果吗?所以老子认为,无为就是不要进行社会分工,不要进行商品交换,不要实行私有制,这个无为对吗?毫无疑问是完全正确的,毫无疑问是完全符合自然规律的。

人们说老子要实现原始社会那样的小国寡民,是历史的倒退,这也是一种误解。小国寡民是一种自然状态,是人类历史上无为而治的社会。因为人的劳动活动、生产活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劳动相互协作,自然而然地就要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劳动方式、生产方式毫无疑问就会越来越先进,这种交流就产生了自然科学。马克思说:“自然科学却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好准备。。。工业是自然界、因而也是自然科学跟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的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做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那么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的这段话是对老子的小国寡民的自然的社会最好的解释。在老子的小国寡民的自然社会中,劳动生产是自然规律给人们规定的唯一的活动,随着人们劳动的深入,农业劳动进步为手工劳动,手工劳动进步为工业劳动,工业劳动进步为电脑劳动。虽然资本主义加速了这种劳动的进步步伐,但是所有这些劳动都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老子时代,劳动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表现为手工劳动,老子紧紧抓住住自然规律或者说大道来安排人们的劳动。所以,老子说的无为是不要人为地脱离自然地搞社会分工,搞商品交换,搞什么国家,搞什么人分为等级,搞什么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财富的增加等等等等,所有这些人为的作为,与自然是毫无关系的。因此老子提出无为而治。老子说的无所不为,就是按照自然规律作为,换句话说,就是对自然界作为的唯一活动——劳动生产。对于劳动生产要无所不为。这个观点和马克思的生产直接就是消费,消费直接就是生产,是完全一致的。既然是这样,那么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就可以理解了。


由此可见,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从奴隶社会的现实出发,是对奴隶社会的社会制度的批判。结合现今社会的实际,资本主义完全是为了人的私欲而建立的社会制度,这种制度比奴隶社会制度的人为作为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所以,消灭资本主义这种人为的违背自然的社会制度,实现无为而治,不仅是老子写作《道德经》的目的,而且是中国劳动人民期望的一种自然的制度。毫无疑问,这种自然制度在当今的社会里,就是社会的一切安排都是以工业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为核心的。以人的自由的生活为目的的。

中国人要做老子的自然人,要做马克思的自由人,要做毛泽东时代的劳动者。这就是《道德经》无为而治给我们的启示。

劳动者2010年4月4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