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1020 0
2010-04-17


财上有三类人:不理不睬型、牛角尖型和全面管理型
不理不睬型:
2008年金融危机渐行渐远,但有深层影响远未消除,其中包括心态。中国的劳动者能长期忍受勤苦劳动和艰苦环境,换取相对较低的收入,无论是工人还是企业主都是如此。我接触到大量民营企业主,30年来辛苦经营,把企业和自身资产积累到一定规模,但在2008年危机下却显得脆弱不堪。于是开始反思是否转型做投资,但这时才惊奇地发现,以前一直忙于努力赚钱,却没有努力管理赚回来的钱。
很多人不知道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公司趴在活期账上的1000万元,如果买成货币市场基金,每年可能为公司多贡献一辆不错的轿车;或者一边在担心长期通胀,一边不知道买点黄金。或者平时花在学习理财上的时间很少,只凭喜好和习惯理财。我认识个朋友,理财的全部内容就是买房子,总共有30套房子,其他投资几乎没有。一边觉得现在房价偏高,一边还在买房,买房已经成为他的投资习惯了。
牛角尖型:
学习理财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把大的结构学好,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更细的知识。就像如果学功夫,不应该先跳过蹲马步,直接学“六脉神剑”。我认识个初涉股市几个月的女士,某日股市暴跌时给我打电话,问我这是下跌的第几浪。我赶紧求饶,说波浪理论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需要大量的经验,且往往事后才看得出来,我自己实在不太懂,并奉劝先关心经济金融形势可能更重要。
一个初涉理财的人,应该先学各类投资品的基本知识、资产配置技巧,熟悉一下经济学原理。这样才会眼光全面,“见木又见林”。
全面管理型:
还有个企业主T先生,他就比较逍遥。房产、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和艺术品投资都找业内知名机构的专业人士做顾问,每类人都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并帮他选择相对最优的品种。他只管资产配置,和几个信得过的专家讨论决定哪块资产上投入多少比率,具体品种交给顾问决定。
当跑了很久以后,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的惯性和方向是否依然准确,是否需要充电,或充什么电。很多企业的毛利率也只有10%左右,如果理财能做到10%的收益率,且不用像办企业一样辛苦,是不是更值得花些时间呢?
财富管理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光股市的技术指标就能写好几本书了,该先学些什么呢?对多数时间有限的人来说,应该先学大结构、大框架。比如:
●如何评估自己;
●各种投资品的特点(如何评估投资品);
●如何规避投资风险;
●相应表现;
●基本的投资经验和技巧;
●如何作出判断,无论是选择理财师还是理财产品;
●如何获得并筛选信息。
多数人总是先处理紧急而不重要的事,而学习理财知识却是个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往往被忽略,所以请多花些时间学习,毕竟你自己是财富增值的第一责任人。
我认识99%的人,无论年纪大小,此生恐怕从没花过一个晚上,想过这些问题:
●自己退休以后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维持这样的生活需要多少钱?
●现在的积蓄加未来的收入是否足够达到目标?
●如果达不到目标,那投资收益率要达到多少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维持这样的收益率需要投资什么品种?
●自己是否具备投资这些品种的能力?
●需要怎样才能具备相应能力,或有没有替代方案?
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理财就像是没有目标的行军,容易偏离方向,误入危险地带。所以在开始投资以前,必须要先弄清这些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