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世界大战后,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迅速增加, 产品供不应求, 客户很少挑剔品质和服务,而企业也只关注于产量、 成本、 增长与控制。 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要求有更严密的预算、 计划等管理体系。 因而企业逐步建立起一种按职能部门划分的、 标准的、金字塔式的集权控制模式, 即“科层式” 管理模式。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 分工原理对现代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影响, 表现在按层层分解进行管理职能授权分工的科层制管理模式的使用上。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都是以职能划分的, 如设有财务、 生产、 营销、 人力资源等职能管理部门。
1993年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发表的《再造公司—企业革命宣言》 一书引发了以业务流程再造为潮流的第二次管业革命宣言》一书引发了以业务流程再造为潮流的第二次管理革命, 对建立在分工原理基础之上的科层制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流程再造是否对分工原理在管理中的应用的否定? 流程再造是强调为更快地满足客户需求,应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其重点是强调横向推动, 主要原则有减少管理层级、 减少业务环节等。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企业业务流程的产生首先是分工的结果。
随着像沃尔玛、 戴尔等这些只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就在世界同行业达到领先地位的新型企业的崛起,学者将它们归结为: 基于核心能力的供应链管理。 英国著名供应链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甚至预言: “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市场上将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 ” 《再造公司》 的作者哈默也在其新作《应链而没有企业。 《再造公司》 的作者哈默也在其新作《企业行动纲领》中提出了再造企业运作模式的九大方略, 其中包括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最终客户, 把供应链(分销链) 变成利益的共同体。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产品导向不得不让位于客户导向。 在以客户、 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 怎样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 而如何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则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走向大规模定制模式已成为企业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面向未来, 转向大规模定制模式并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将成为新世纪管理的主旋律。 鉴于“纵向一体化” 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这种经营模式, 随之的是“反纵向一体化” 思想的兴起, 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 至于生产, 只抓关键零部件的制造, 甚至全部委托其他企业加工。 这种“横向一体化” 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 由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此连接起来时, 便形成了供应链。 这条链上的节点企业必须达到同步、 协调运行, 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能受益。于是便产生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