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请 万岁大中华 明白一点:我只代表我自己,我的观点是,中国的经济指标增长了,当然在质的方面如
果说中国没有发展那也是自欺欺人的,但是中国的经济主要是增长,发展的程度并不是很高,我是指相对于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在工业体系、世界竞争力的地位,随便翻翻社会学的著作,都可以发现,在社会学领域已
经达成一个共识:我们的改革是无就业增长的改革。那么也就是说,“换员增效”是主要的改革方式,我想
任何一个人都会明白,不用改革,仅仅是“减员”,自然能够增效,如果裁员也算是改革,那么我想西方的
所谓的改革贯彻了始终吧?那么他们的改革也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改革”吗?我真是糊涂了。
第二,就经济指标而言,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在轻工业方面,主要是日常消费品时代,由于在当时的情况下,
美帝国主义封锁了同中国的经济交往——他们不承认中国的主权,而且战争的爆发是随时可能的,那么中国
建立的是“防卫型”工业体系,中国的“三线建设”放在内地就是必然的选择,这点我想您也是同意的吧!
那么重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轻工业的发展、民用事业的发展,所以造成了消费品的“短缺经济”,
这就为改革后轻工业体系、服务业体系的发展保留了空间,所以就经济指标上看中国是持续增长的,这也
可以反映出中国的国内购买力是巨大的。我们看看周围,都是什么多了?KFC、麦当劳、各种娱乐——我不
是这些不应该发展,只是不应该发展成现在的状况,现在北京遍地堵车,可是仔细看看,有我们中国人的
汽车吗?我们使用的是西方二流的技术,甚至连二流都不算,各种奢侈品、高档消费品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我们既浪费了自己的资源,又不得不依靠外国人过日子。那么就总体上来看,这种情况至少不是我们改革前
所能预期到的吧?这也算是发展?
第三,如果您认为中国是发展,那么请您告诉我,我们的发展在什么地方?我要的是质的东西,而不是量的
东西,因为我已经表明了,这些量的增长是以牺牲质为代价的,如果有发展,请告诉我,并且最好能把跟
改革前的状况进行比较后告诉我。
第四,我们决不是要回到改革开放前,对改革的反思不是要否定改革,而是对其发展方向的思考,我们发展
的是我们自己、中国人的经济,不是西方更不是美国的经济,只有中国人才会对中国的经济真正关心,美国
只是希望我们“为他们埋单”!改革要进行,但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必须要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关节点,政治
体制改革不是要否定政府,不是要改变制度,而是以民主的法制进行约束,至少我们每年的公车消费能少
点,我们的公费旅游能小点,我们的预算透明度能高点,我们的老百姓下岗、失业的能少点,我们的国有
资产流失能得到有效控制,我们的“卖项目”、腐败案件不在成为社会的焦点,我们农村的孩子能真正的实
现免费的义务教育,我们的农民工能得到基本的工资报酬权、劳动安全权。。。。
改革是要进行的,任何不改革就是落后,但是改革决不是主观的随意,而是对经济矛盾系统分析后的结果,
是对历史的中国认真考察后的反思,否则,“苏联的今天也许真的就是我们的明天了”!
第五,“国有资产控制四成左右”就可以了。我实在搞不明白,那另外的六成为什么就不能控制?这是典型
的西方观点或美国观点,对于证券严密市场化的西方,股权是高度分散的,那么一定意义上将控制三成左右
就可以控制整个资产的占有权和管理权,但是这种情况在进入到市场经济阶段后就发生了改变,在国家对经
济进行干预后,需要控制更高的比例,当然由于西方的公民的投资意识以及证券市场的相对稳定,至少可以
分红——这在中国市场上好像没有出现过!那么作为投资的手段,其拥有证券的范围是广泛的,然而对于中
国,又有多少比例的人持有股票呢?在股票市场长期不景气的条件下,当分红成为中国投资者的梦想,我们
凭什么认为四成左右就能控制整个资产呢?要知道对于股份制公司而言,部分股权控制的是全部资产,而不
是其所代表的那些资产!中国的控制力体现在哪里呢?这也是我困惑的问题,希望 万岁大中华 能够为我解
答!另外,如果我们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那么西方久已实行的股份制岂不是已经进入
到了“社会主义”,这可真是历史给我们开的一个大玩笑!!!!!
个人意见,仅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