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828 3
2010-10-26
相信学过IS-LM模型的人(无论谁的教材)都会知道一个结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本币贬值,收缩的货币政策是本币升值。扩张的财政政策使本币升值,收缩的财政政策使本币贬值。

但是在实际观察市场的时候,发现货币政策的结论是没有疑问的,可是财政政策却很难说。

最明显的例子是今年5月份,英国大选出现无多数议会,在卡梅伦和克莱格联合执政之后,出台了一个非常严厉的财政紧缩方案——然后,英镑兑美元就一直在升值。如果根据IS-LM曲线来说,财政紧缩预算案出炉之后,IS曲线应该下移,导致GDP减少和利率的下降,英镑应该贬值。

而当时的情况是,这个严格的预算案的出台,令评级机构相信英国的削减债务赤字的能力,保住了其AAA的主权评级,这被视为一个利好,纷纷买入英镑(在大选结果出现之前,市场在持续抛空英镑),谁能解释一下IS-LM模型为何会失灵?如何把这个现象纳入该模型的框架内来理解?

同样的问题,每天世界都会有许多经济数据发布,其中美国的经济数据最引人注目,例如消费者信心指数、耐用品订单、非农就业人数等,在这些数据比预期还好的时候,很多时候跌的是美元,而澳元、欧元等高息货币上涨。如果用IS-LM理解,消费者信心增强或者企业投资意愿增强,应该会使IS曲线上移,这会导致本币升值(也就是美元升值),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如何解释?

希望有高人答疑解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0-26 18:31:40
反理论···········这都是事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08:16:22
我现在只能勉强靠想象来找一些可能的解释:

一个是汇率超调理论,因为事先国际社会已经充分预期到英国在5月6日将出现无多数议会的局面,并且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首要工作都是出台财政紧缩方案,以保住其AAA主权评级。因此出现了“卖消息,买事实”的行情,即方案出台前英镑下跌,方案出台后英镑上涨以弥补前面的过度下跌。

第二是利差原因。毕竟相对于美元来说,英镑属于高息货币,所以当预算案令世界相信其评级得以保全之后,市场对英镑的信心大增,空头平仓回补,多头纷纷建仓(一方面是英镑高利息,一方面是预期英镑会弥补此前的一定跌幅)

第三个是IS曲线的猜想,这个实在不怎么可靠,只能靠猜想了。就是由于前面提到的,大选结果和预算案都在预期之中,所以没出结果之前IS曲线就已经下移了(因民众对经济前景趋于悲观,消费、投资热情下降——不过这没法解释为何大选前的最后一个失业率数据下降这个情况),而结果出现以后的乐观情况则一定程度上令IS曲线上移(因民众信心增加等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27 11:05:42
IS-LM模型是一个过于简单的模型,不可能容纳所有的可能性,这个模型只在其前提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