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里的智猪博弈
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博弈理论(game theroy)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所研究的是人们的决策选择以及相应的均衡问题。举一个经典的博弈案例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是博弈,这就是著名的"智猪博弈"。 这个例子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一点残羹。现在问:"两只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这个博弈结果被经济学家们用来解释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现象
高人告诉我为什么结果是这样的吗?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道理很简单,理性的小猪不会去踩,因为他没有任何得益;从而不踩是小猪的占优策略,
理性的大猪知道小猪不会去踩,所以大猪会去踩,因为这样他会有得益,即踩是大猪的
占优策略
这还没有解决我提出的问题啊!兄弟
现实中大猪是不会满足于吃一点剩羹的,因为大猪是强势群体,大猪会利用强权(可以是武力),强迫小猪去踩踏板,并许诺留一定的残羹给小猪,可以肯定的是大猪吃的一定比小猪多,至于多多少,如果不考虑大猪与小猪之间的其他关系,则取决于它们之间的协议或者合同,因此本人认为智猪博弈的均衡在现实中是不稳定的,几乎是无法实现的,现实中一定是权力均衡。
一点愚见,让大家见笑了!
对于大猪来说去踩是他的全面的严格的优势策略
对于小猪来说不去踩是他的全面的严格的优势策略
大猪踩 小猪不踩 是个一纳什均衡!
在现实生活中也很有可能实现这样的情况.在董事会上,大股东总是比小股东负担着更重的工作,还要监督这样那样的工作.有时候还要为了大局和小股东们妥协
7 -1
1 6
8 -1
0 0
小猪
踩 不踩
踩
大猪
不踩
很显然大猪跑得快,假设总的收益是8,踩踏般的劳动消耗为1 ,支付矩阵如图
因为6〉-1,0〉-1,所以小猪的踩是严格劣策略
智猪博弈中,不踩 是小猪的占优策略.完全信息条件下,大猪知道小猪是理性的,肯定不会去踩.此时,去踩就成了大猪的严格占优策略.因而均衡必然是大猪去踩.
这种方法叫做重复剔除占优策略.至于大猪通过自己的强势逼迫小猪与自己达成协议,命令小猪去踩则是另外的博弈问题了,和智猪博弈不是一回事.
迪克西特在《策略思维》里说到:
博弈的每一个参与者应该尽可能使自己的地位达到最佳水平,不应理会最后谁将处于上风。对于优势策略的正确理解在于,一个策略比其他策略对你更有利,而不是这一策略会使你得到比对手更好的结果.
所以才有海盗分赃问题的最终解(可参考本人个人文集里的《海盗分赃问题讨论》)。
大猪的占优策略是让小猪踩,他吃。
小猪的占优策略则无。
所以要到达均衡:大猪踩,小猪等候
以上是我的意见吖
个人认为
小猪不去踩是他的全面的严格的优势策略
小猪的优势策略就是不去踩
我认为,根源在于大猪相对小猪食量大,智商却不高。大猪的目标该是使小猪明白踩要比不踩好,踩是他优势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占优策略COPY一楼
小猪纵使去踩.亦得不到利益.
当然大猪不可能忍饿忍得过小猪.认为小猪不会去踩,它就会去.
至少一点点的残羹.其他因素也很多:小猪可以等大猪睡了.小猪可以等大猪睡.
在模型设计里好像还应该加上踩跷跷板的成本,然后再来分析。
这个好像能够用于形象化说明Olson《集体行动的逻辑》里关于多数剥削少数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