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867 16
2006-07-01

1 数量方程式被认为是一个恒等式:MV=PT。这样理解的逻辑在于:每次交易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货币始终作为每次交易的媒介。不过,这种理解似乎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现实中也有对冲的情形。比如,我买你10元的商品,你买我10元的商品,于是交易达成,货币却为转手。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起到了记价单位的作用,交易媒介的作用被废弃了。 既然如此,数量方程式怎么会是一个恒等式?

根据数量方程式得出的MV=PY被认为是在忽略一些因素的条件下得到的,但我觉得它所忽略的一些因素实在不容许就这么轻易的被忽略。用Y代替T就意味着忽略二手货的交易,中间品的交易,地下经济的交易等。其中,中间品的交易在我看来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因为其交易量确实不可小视。

因此 MV=PT不准确,MV=PY更是相差千里。

2另外,还有关于货币流通速度V的疑问。经济学家在分析长期问题时通常假定V不变(比如货币数量论就假设V不变),而在分析短期问题时有不少经济学家都假设V是可变的(比如,曼昆在由数量方程式推倒LM曲线时就假定V是可变的,这一点笔者在下面有具体介绍)。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时间长短在对V 作出是否可变的问题上真的那么重要吗?如何重要,原因何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8 19:02:2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1 15:53:00
经济学也只求大致地对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 16:01:00

弗里德曼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中认为,货币数量说这个词语只是表示一项研究方法,而不是一个具有确定意义的理论的名称。它是关于货币需求的理论,而不是产出量或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

个人感觉通常认为货币供给是属于内生的经济学家更倾向于使用货币数量说这个概念,例如,弗里得曼和卢卡斯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4 20:44:00

不仅如此,如何对货币流通速度V是否变化作出假设也值得思索。货币数量论假设V是不变的,虽然该理论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大致准确的假设,但它又认为这个假定在分析长期问题时通常是个很好的假设。这就意味着长期中的V比短期内的V更为稳定。这种理解似乎根据这一逻辑:长期中经济波动较短期小。不过我认为,这一尚不能有力的支持这一假定。经济稳定只能说明实际GDP的变化更为稳定而已。

V可能是由一些有利于交易更好进行的因素影响的,如科学技术,制度,风俗习惯等。例如,自动取款机,信用卡等的发明方便了人们取款和购物并且减少了现金货币的持有量。至于制度和风俗习惯如何影响V,笔者还不太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5 02:12:00
以下是引用一夫在2006-7-4 20:44:00的发言:

不仅如此,如何对货币流通速度V是否变化作出假设也值得思索。货币数量论假设V是不变的,虽然该理论也觉得这只是一个大致准确的假设,但它又认为这个假定在分析长期问题时通常是个很好的假设。这就意味着长期中的V比短期内的V更为稳定。这种理解似乎根据这一逻辑:长期中经济波动较短期小。不过我认为,这一尚不能有力的支持这一假定。经济稳定只能说明实际GDP的变化更为稳定而已。

V可能是由一些有利于交易更好进行的因素影响的,如科学技术,制度,风俗习惯等。例如,自动取款机,信用卡等的发明方便了人们取款和购物并且减少了现金货币的持有量。至于制度和风俗习惯如何影响V,笔者还不太清楚。

V由科学技术,制度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这一点各个学派也都承认。斯蒂格里茨在批驳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时候,用的就是假设发生了战争,使得货币流通减慢,此时就有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至于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运用货币数量论,还主要是由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5 9:23: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5 09:16:00
以下是引用一夫在2006-7-1 8:52:00的发言:数量方程式被认为是一个恒等式:MV=PT。这样理解的逻辑在于:每次交易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货币始终作为每次交易的媒介。不过,这种理解似乎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现实中也有对冲的情形。比如,我买你10元的商品,你买我10元的商品,于是交易达成,货币却为转手。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货币只起到了记价单位的作用,交易媒介的作用被废弃了。 既然如此,数量方程式怎么会是一个恒等式?…

只要“T”是不可观测的,我们好像不能通过经验方式来说明其含义。“T”代表“交易水平”(the level of transactions),但“交易水平”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是不是所有可以被称为“transaction”的活动都要包含于T之中?

如果该逻辑就是以每次交易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货币始终作为每次交易的媒介,来规定T的内容,好像我们也没有办法说它有问题。只不过,这里“T”没有包含所有可以被称为“transaction”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