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920 57
2010-12-21
自太古以来,人们就已急于想知道一切存在和一切变动的原因或原动力,也即每一事物所从来而又成为它本身的原因的最后本体。

一元论告诉我们,最后的本体只有一个;二元论说是两个,多元论说是多个。关于这些问题,没有争论的必要。这样的玄学争辩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现有的知识还不能提供一个方法来解决这些争辩,而使每一个明白道理的人都会满意。

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以为,人的思想和意志是脑细胞和神经细胞这些肉体的器官发生作用的产品。人的思想、意志和行动,都是从一些物质程序产生出来的,而这些物质程序总有一天会由物理和化学的研究法来完全解释。这也是一种玄学的假说,尽管它的支持者认为这是不可动摇,不可否认的科学真理。

对于心灵与肉体的关系提出解释的,有种种不同的学说。它们只是些猜测,没有任何可观察的事实根据。所可确信的,只是心理与生理的过程有些关系存在。至于这种关系的性质和运作究竟怎样,要说我们知道,也知道得不多。

就我们现有的知识来看,实证论、一元论和泛物理学主义的一些基本陈述,只是些玄学的假定,没有任何科学基础。对于科学研究,既无意义也无用处。

理智和经验都告诉我们,有两个各别的领域:一是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理现象的外在世界;一是思想、感情、价值取向和有意行为的内在世界。就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这两个世界之间还没有桥梁联系起来。同一的外在事件,人的反应有时不同;不同的外在事件,人的反应有时相同。我们不懂得这是什么道理。

面对这种事象,我们对于一元论和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陈述不得不保留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1 22:26:38
唯物与唯心斗了几千年了也没分个胜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00:10:34
李宏海 发表于 2010-12-21 22:26
唯物与唯心斗了几千年了也没分个胜负!
唯物与唯心,这只不过是唯先鸡与唯先蛋的翻版,不管唯什么都是荒唐的,那又怎么可能分得出胜负呢? 其实在唯物与唯心之外,还有一种与"两唯"相对立的态度,那就是什么也不唯的态度,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我们常说的科学态度,实质上就是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00:23:14
同一的外在事件,人的反应有时不同;不同的外在事件,人的反应有时相同。我们不懂得这是什么道理。
----------------------------------------------------------------------------
浪费感情,我还因为是什么高明的论调。却只有这个理由。
列宁说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对物质的反应是具有能动的,不是机械的。这一点即使学过最初级的唯物论也会明白这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08:4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2 12:40:06
Master_who 发表于 2010-12-22 00:23
同一的外在事件,人的反应有时不同;不同的外在事件,人的反应有时相同。我们不懂得这是什么道理。
----------------------------------------------------------------------------
浪费感情,我还因为是什么高明的论调。却只有这个理由。
列宁说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对物质的反应是具有能动的,不是机械的。这一点即使学过最初级的唯物论也会明白这一点。
列宁这种语句去糊弄中小学生还差不多,只不过是借助“能动”一词来回避问题,却没有讨论最核心的物质与精神的桥梁问题。不解决这个物质-精神的桥梁问题,“能动”就毫无意义,也是只一个唯心的主观判断而已。

真正能够证明唯物主义者的观点的证据是,人类能够设计一台具有自我意识的计算机。可是现在这个目标还远未能实现,所以现在对唯物主义的观点还是抱不可知论的态度比较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