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07 6
2006-08-06
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部分农村的发展陷入长期的停顿甚至衰退。其根源主要有两个:1)国税地税的分税制度;2)教育、医疗的高收费。一、从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税务管理一分为二,国税、地税,导致中央财政收入的超高速增长和地方财政的相应急剧萎缩。从而使得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地方财政状况极大恶化,产生了两个对于农村经济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衍生性后果:

1)欠发达地方财政中用于发展地方经济的资金严重匮乏;2)为维持地方政府财政,地方对农民施加的费税开始急剧增加。——朱鎔基时期的减免费税呼声不断,便是明证。
  
  94年的税制改革有一个基本背景,便是此前的征税制度,有利于地方,不利于中央。1993年,中央财政捉襟见肘。而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则欣欣向荣。分税制,使地方经济受到极大打击,中央财政一头独大(2004年国家财政收入猛增40%,从2003年的2万亿增加到2万5千亿,追根溯源,一切皆要归功于朱)。用这些钱,修了路,大搞了一些工程,也催肥了许多官吏。有功有过。但是这种分税制把地方淘空了……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额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返回到了农村;绝大部分投向了城市,而且愈发达的领域和地区,得到的愈多——这个过程,是一个劫贫济富的过程。中国地区发展中的不平衡的恶化,由此肇始。
  
  二、以教育高收费为核心的教育产业化+以医疗医药高价格为核心的医疗制度改革。导致农民在收入并未得到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支出状况迅速恶化。
  
“教育致贫”“医疗致贫”成为农村贫困的两大主因。
  
  90年代初,大学一年学费不过200元;94、95年之后,猛增到3000元以上。基础教育学费也水涨船高,即便是欠发达地区,一年的学杂费也开始向千元  看齐。一般农村家庭,多有2个孩子,若两个孩子都上学,那么一年两个孩子  的教育和生活开支便至少需3000元以上。
  
  医疗高收费也是致贫要因。不过农村人命贱,生病少,看病也少,因病致贫者一般属少数。但教育支出,却属于经常性支出,而且若从小学到大学计,长达十几年之多,在高收费教育政策下,不贫困实属咄咄怪事。
  
  必须的经常性的消费(教育消费)高收费,农民自然没钱;税制改革之后,农村政府也没钱,农村政府没钱了自然又要从农民身上用费税来筹集,于是农民更加没钱……大家都没钱,没有积累,也没有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8-7 01:32:00
所言极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7 08:39:00
又增长了见识。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7 20:21:00
农村有这么大问题,是我国的城乡户口二元结构,这限制了人口的自由流动,其实也就相当于说国家(统治者)人为的故意地让一大部分人必须做农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7 22:49:00
a爱可惜的是中国的新农村有变成了形象工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8-8 09:44:00

两大根源可以归纳为城乡二元体制。如果允许城乡人员自由流动,就无“根”了——虽可能产生若干年的阵疼。原来举债“普九”旧债未了,现在“新农村建设”又出现的“统建房”,说不定又会成为衰败的另一“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