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649 9
2021-01-27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以上复制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

为什么要把中间投入与增加值在一起说呢?因为两者都是总产出的构成但彼此互不包含,是一种互补关系。如果将中间投入与增加值看成是集合的话,中间投入与增加值的交集为空集,并集为总产出。

“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这句话应理解为中间投入的本质或特性是转移价值。

“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这句话应理解为增加值既包括新增价值又包括转移价值。

这里中间投入与增加值出现了交集:转移价值。根据中间投入与增加值的交集为空集,可以断定,中间投入或增加值的定义必然有一个出现了错误。

中间投入与增加值定义中,是哪一个出现了错误还是全部都出现了错误?

笔者认为增加值定义中出现“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是错误的。

最终产品价值不能转移,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所以并不存在“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所谓的“固定资产转移价值”说白了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仅仅是固定资产原值与残值之差摊销进新产品成本的一个数值,不是转移价值。

我们不妨看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中的其他定义: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衡量生产活动最

终成果的方法。即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中,扣除

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值。将国民经

济各行业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这里说的是“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新增价值的角度”并没有说“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角度”,显然增加值定义中加入“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是多余的错误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修改增加值的定义(删除“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即可):

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事实上,固定资产折旧是新增价值不是转移价值,修改后的定义符合事实,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1-27 13:53:42
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消耗的固定资产价值。中间投入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增加值:指常住单位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它可以按生产法计算,也可以按收入法计算。按生产法计算,它等于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按收入法计算,它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之和。

以上复制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16》。

为什么要把中间投入与增加值在一起说呢?因为两者都是总产出的构成但彼此互不包含,是一种互补关系。如果将中间投入与增加值看成是集合的话,中间投入与增加值的交集为空集,并集为总产出。

把所有的当期面粉看成最终产品,设为100,其中50卖给了面包房和面条厂,另外50卖给了居民日常消费。

把所有的当期面包和面条看成最终产品,设为100,其中50是面粉,是所谓中间投入,这50面粉已经在上述被核算为最终产品了,此时要减掉,目的仅仅是避免重复加总而已。注意,这仅仅是为了避免重复加总,同一个数字不能加两遍。

所以,所谓中间投入,包含在所谓增加值当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7 14:06:53
笔者认为增加值定义中出现“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是错误的。

最终产品价值不能转移,固定资产是最终产品,所以并不存在“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所谓的“固定资产转移价值”说白了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仅仅是固定资产原值与残值之差摊销进新产品成本的一个数值,不是转移价值。

所谓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意思是,一部分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被折旧的固定资产之转移价值,固定资产折旧部分的转移价值。

转移价值,是转移后的价值。所谓固定资产,不是转移价值。固定资产有转移价值,但是固定资产不等同于转移价值。折旧有转移价值,但是折旧不等同于转移价值。

固定资产,不是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当中,含有固定资产之转移的部分,但是产品不等于资产,最终产品不等同于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这个支出、投入,不是最终产品那个产出、收入。

打比方说,从牛奶里提取奶粉,提取出了奶粉,剩下的水就扔掉了。这是牛奶的转移。但是,你不能说牛奶就是奶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7 14:09:45
石公主没学过汉文,俩脑袋的瓜子,三个尾巴,它们互相纠缠不清,都要做主当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7 14:12:27
人类一句话能说清的事情,三句话能说清楚的问题,


石公主必须发一万个主贴,跟帖四百万零八,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到头来,还是没弄清楚,不明不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1-27 14:22:46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是计算工业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也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
工业增加值既可采用“生产法”计算,也可采用“收入法”计算。
(1)生产法
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扣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这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以上摘录于统计局网站《您身边的统计指标工业增加值》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