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191 40
2011-03-29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成品是完全属于劳动者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会剩余给企业,只有损耗。。。。。。
        
        那么哪来的企业资本积累?
        如何扩大生产?

两个问题:
        1、难道每一次扩大生产都要靠劳动者的重新投资来进行么?
        2、不论是谁投资,投资这种行为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投资谁管。。。。。。
              或者说资源配置吧(有的人不喜欢投资这个词?)谁来做资源配置?谁来组织劳动者的资产再进行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这种行为是否对应相应的回报?
              (如果没有回报的话可是会饿死资源配置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3-29 16:15:07
这里有个逻辑问题,马克思认为企业追求剩余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因此企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

共产主义的目标之一就是消灭企业和雇佣劳动。
而在社会主义中实际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是企业形式的残余,厂或车间生产的目标是物质平衡表的里物质产出,利润率或者亏损率只能作为再生产的积累率,也就是说生产组合的规模必须确定在这个边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9 16:19:13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1-3-29 16:07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成品是完全属于劳动者的,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会剩余给企业,只有损耗。。。。。。
        
        那么哪来的企业资本积累?
        如何扩大生产?

两个问题:
        1、难道每一次扩大生产都要靠劳动者的重新投资来进行么?
        2、不论是谁投资,投资这种行为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投资谁管。。。。。。
              或者说资源配置吧(有的人不喜欢投资这个词?)谁来做资源配置?谁来组织劳动者的资产再进行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这种行为是否对应相应的回报?
              (如果没有回报的话可是会饿死资源配置人的!)
      如何配置资源我来告诉你,事实是通过竞争来配置资源。这种竞争的原则就是谁比谁官大,只要厂长想当局长,局长想当部长,那么他们就必须竞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产品的产量提高一个百分点。
     技术利用上也是这么回事,无论是斯大林,还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都不知道具体的生产了些什么,实际上具体的项目工程计划是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做的,官僚们只不过是选择一个方案,依然是通过竞争来选择一个较优的方案,只要正常的升官游戏没有被破坏,他的运行就是高效的。
    如两个生产部的部长争夺生产配额,这表明需要调整价格,计划依是通过竞争来分散利用和传递知识的
     而争夺生产配额的临界点是可以通过计算机预先计算出来,这可以减少损耗,但没有计算机庞大的计划体制一样会通过竞争加以修证,重要的是按经济法令进行核算和竞争。
      如苏联的计划是法令,厂长不按会计制度,或者不能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在斯大林时期是会被枪决的,以斯大林以后也是会被降职的,而中国计划法令确是儿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9 16:22:48
好好,楼上真干脆,把企业否定掉了,幸好还有残余,还有的联想:

    厂或车间里的目标是物质平衡表的物质产出。。。。
    虽然这个不是很好理解,但是总有一点,就是按照马氏理论,所有的价值都是工人创造的是吧,那么所有产品归工人,那么按劳分配后这个厂或者车间是不应该有剩余的,是吧?(全归了劳动者了)
   
    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
    如何扩大生产?
两个问题:
        1、难道每一次扩大生产都要靠劳动者的重新投资来进行么?
        2、不论是谁投资,投资这种行为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投资谁管。。。。。。
              或者说资源配置吧(有的人不喜欢投资这个词?)谁来做资源配置?谁来组织劳动者的资产再进行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这种行为是否对应相应的回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9 16:27:49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1-3-29 16:22
好好,楼上真干脆,把企业否定掉了,幸好还有残余,还有的联想:

    厂或车间里的目标是物质平衡表的物质产出。。。。
    虽然这个不是很好理解,但是总有一点,就是按照马氏理论,所有的价值都是工人创造的是吧,那么所有产品归工人,那么按劳分配后这个厂或者车间是不应该有剩余的,是吧?(全归了劳动者了)
   
    那么问题又绕回来了:
    如何扩大生产?
两个问题:
        1、难道每一次扩大生产都要靠劳动者的重新投资来进行么?
        2、不论是谁投资,投资这种行为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投资谁管。。。。。。
              或者说资源配置吧(有的人不喜欢投资这个词?)谁来做资源配置?谁来组织劳动者的资产再进行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这种行为是否对应相应的回报?
你在歪曲马克思的理论,资本主义99.99999%的商品都是为普通劳动者生产的,但是普通劳动时需要用更多的时间的交换,剥削不是具体财富分配的问题,而是劳动力支配的问题。物价上涨正是剩余价值剥削的表现形式。
  《资本论》写到的“因此,资本不仅象亚·斯密所说的那样,是对劳动的支配权。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一切剩余价值,不论它后来在利润、利息、地租等等哪种特殊形式上结晶起来实质上都是无酬劳动时间的物化。资本自行增殖的秘密归结为资本对别人的一定数量的无酬劳动的支配权。”

   按你的逻辑,官僚们一天能吃一千个人的饭,穿一千个人的衣?????????但是资本主义的富人、资本家们确可以通过资本支配成千上万人的劳动,这些多数变成价值的劳动,压根就不涉及具体财富增加,完全被货币游戏所浪费,正是说资本主义中人们生活更累,生活快凑更快,压力更大。
    社会主义苏联实行的是7小时工作制,一年当中有每个苏联人三分之一的时间不用上班,其中有25天的公费别墅渡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3-29 16:37:12
烟雨红尘 发表于 2011-3-29 16:22

    如何扩大生产?
两个问题:
        1、难道每一次扩大生产都要靠劳动者的重新投资来进行么?
        2、不论是谁投资,投资这种行为是不可缺少的,那么投资谁管。。。。。。
              或者说资源配置吧(有的人不喜欢投资这个词?)谁来做资源配置?谁来组织劳动者的资产再进行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这种行为是否对应相应的回报?
利润率或者亏损率就是用来扩大再生产的,但这并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生产组合的规模必须确定在边际成本之上。
      如果不考虑再生产,理想状态,是应该只要有利润应该不管的扩大生产同时降低价格至到达到边际成本之上,但考虑到再生产的积累率,也就是生产组合的规模必须确定在这个界线。
    如某厂长向社会提供某商品,这种商品是逐步上规模的。而销售是统购统销,销售部长可不管什么亏损,他们的指标是在一定的时间周期销售处理掉所有的商品。但是如果销售价格高于采购价格,那么在下一生产季度中,厂长会被额令降低成本,当某种产品规模扩大,成本是会出一种U弄的曲线,最开始成本是会降低的。只有生产配额发生冲突的时候,才需要调整生产规模。
     因些对对厂长、或者局长、部长们来说,只有物质产品平衡表的里产量,而能填入物质产品平衡表的物资,代表都被用上了。
个人为了追求更高的官员,或者技术职称评级,那么他们就必须竞争,竞争自然传递知识和信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