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567 66
2021-08-13
从人类社会经济思想史角度来讲:

一,人类之最初(原始)社会的商品经济是第一个没有剥削的商品经济。那时的社会成员之收入范畴…只有劳动收入(“劳各所得”…各自劳动采猎的食物,“换各所需”…群内成员间发生食物交换)。


二,人类第二(封建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是一个存在地租剥削的商品经济。
在地租剥削产生之后至资本剥削产生之前,其社会成员的收入范畴不仅有劳动收入,还有地租收入。

三,人类第三(“秋熟靡王税”)社会的商品经济是第二个没有剥削的商品经济(仅在儒学经济思想史上存在)。
东晋陶渊明之《桃花源诗记》里的“秋熟靡王税”社会,其底本为:耕地国有,民租国地,租交国家,国之以地租收入取代赋税收入作为财政收入来源的仁政商品经济社会。由此看来,其自然资源类资产(耕地)之市场供求价值(地租收入)尽归国家公益(以之取代赋税),而租种耕地者之劳动创造的价值(租余收入)全归劳动者私有(“秋熟靡王税”)。


四,人类第四(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是一个存在地租剥削和资本剥削的商品经济。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其社会成员的收入范畴不仅有劳动收入,还有地租收入和资本收入。

五,林子力《论新型等价交换》所试图阐释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第三个没有剥削的商品经济(仅在东楚民间儒学经济思想史上存在)。
林子力1987年发表的《论新型等价交换》一文提出: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行消除非劳动收入(消灭剥削制度)的改造,将其改造成为社会成员的收入范畴只有劳动收入(没有剥削收入)的商品经济。

也就是说,本帖旨在提请当代中国年轻经济学研究者研究的问题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之后,是否还存在一个没有剥削的商品经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1-8-13 02:02:54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其社会成员的收入范畴有三,一是劳动收入,二是自然资源类资产收入(地租收入),三是生产工具类资产收入(资本收入)。
也就是说,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进行消除非劳动收入(消灭剥削制度)的改造…之有待我们研究改造(剥削制度)的对象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类资产收入(地租收入),二是生产工具类资产收入(资本收入)。
东晋陶渊明基于自然资源类资产的价值特性所研究出的办法是:“秋熟靡王税”…即:以自然资源类资产公有公益制度取代自然资源类资产私有私益制度…从而消除自然资源类资产剥削。其经济学逻辑是:没有剥削者就没有剥削。
当代陶乡晳儒基于生产工具类资产的价值特性所研究出的办法是:“劳动信贷制”…即:以生产工具类资产劳动信贷制度取代生产工具类资产资本信贷制度…从而消除生产工具类资产剥削。其经济学逻辑是:没有被剥削者也就没有剥削。
对“以生产工具类资产劳动信贷制度取代生产工具类资产资本信贷制度…从而消除生产工具类资产剥削”有疑问的,欢迎提出疑问…展开交流探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3 11:18:16
先明确你的“劳动”与“剥削”的概念,然后才能接着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3 13:49:17
耕地国有,只是变成只有一个大地主,垄断去剥削。
只有直接劳动才有劳动价值,管理,创新,发明,机器,销售,运输全部不算。
一个人直接劳动就是一个小作坊。两个人变成两个小作坊,三个。。如此类推。平均劳动。
但效率高的小作坊一定不服被平均,而中间又不能有管理者,因为管理不属于直接劳动,他一定饿死。
所以老马主义最后只能是个人小作坊生产模式。
什么陶渊明式也不能做大。
只有资本主义能做大,因为第一集中资本,第二承认脑力活更重要。
第三鼓励竞争,大家都要想办法增加效率,于是分工更精细。
于是体力活移向脑力活,工作趋向专业化。
看看集装箱用人力搬动需要多少人,因为要增加效率,脑力活发明电磁力去搬动。
芯片制造根本不用人手,而是脑力,机器和技术人员。
只有最原始的生产方式才是直接劳动,然后工具发明,产生一些工匠。
工具更复杂变成机器,现在已经差不多无芯不行。
强调工人直接劳动,只能是原始生产模式。
只要有两个人一起工作,差不多一定会觉得对方比自己差,或者另一方占了便宜。
工人懂力学结构去建房屋吗?工程师懂,
工程师要直接劳动去建房屋,这会有效率吗?
难道要工程师一脚踢全都干,或者要所有工人都懂工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3 21:12:38
zhengyr 发表于 2021-8-13 11:18
先明确你的“劳动”与“剥削”的概念,然后才能接着讨论。
哦!同你交流探讨“是否还存在一个没有剥削的商品经济? ”要从先明确我的“劳动”与“剥削”的概念开始。
问题是…在中华文化语境里,“劳动”和“剥削”已是在典的通用词语,其含义词典已明示,无需我多此一举。
难道你…不是中国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13 22:03:12
uandi 发表于 2021-8-13 13:49
耕地国有,只是变成只有一个大地主,垄断去剥削。
只有直接劳动才有劳动价值,管理,创新,发明,机器,销 ...
“耕地国有,只是变成只有一个大地主,垄断去剥削。”?
你先查查汉语词典…弄明白剥削一词的含义。
耕地国有,实行公开公正租赁,租赁收入作为用于公益的国家财政收入,这怎么是剥削呢?
地租收入是耕地之市场客观的供求价值,并不因为私有其市场客观的供求价值…就会小。

再说“生产工具类资产劳动信贷制度”。劳动者借到劳动信贷…既可一个人或几个人办小型企业…也可几十人或几百个人办中型企业…还可几千人或几万人甚至几百万人办大型或超大企业。你怎么就只想到“小作坊”呢?
你所谓“只有资本主义能做大,因为第一集中资本,第二承认脑力活更重要。”…那你就说说,在“生产工具类资产劳动信贷制度”的社会里,为什么劳动者借到劳动信贷…就不“承认脑力”劳动…“不能做大”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