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观点认为,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针锋相对的,没有共同之处。这显然是错误的。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共同之处是:有用才有价值,没有用没有价值。而且,这里的价值的意义也是一致的,都是交换价值的意义。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的不同在于:对于计量交换价值多少的方法不同。
劳动价值论要以劳动计量交换价值。以交换价值各自所含劳动量的多少为交换价值的依据。在简单商品生产时代,这似乎有一定道理,甚至有一定可行性。但复杂商品生产时代,这根本不可行。现实中,极少存在以劳动来衡量交换价值的。劳动价值论是一种错误的方法论。
效用价值论的观点是边际效用大价值大,边际效用小价值小。但仅仅靠边际效用是无法计量价值的,只是确实存在以上对应关系而已。根据效用价值论的思想,最终发展出供求价值论。不幸的是,供求价值论中,又出现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斜向上的供给曲线。
供求价值论中的价值已经为价格所取代,货币经济时代,交换价值更多表示的是商品与货币的关系——价格。
劳动价值论根本无法解释价格问题,效用价值论(对应供求价值论,下同)解释价格又出现了错误。价格问题成了经济学人的滑铁卢。
效用价值论的错误很容易更正,把斜向上的供给曲线变成垂直的供给量线就可以了。市场价格可以看成是需求曲线与供给量线作用的结果。一定的需求曲线一定的供给量,价格一定。需求曲线供给量线是解释价格最简单也是最完美的模型。需求曲线是价格运行的轨道,供给量是确定价格的关键的量。供给量是先确定的,供给量确定,价格才确定。不是先有市场价格才有供给量,是先有供给量才有市场价格。
价格与需求正相关,与供给量负相关。这就是价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