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收益权-ABS】申报文件案例案例解读
地铁申报门槛提高,城市公交发展或迎良机。2018年6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以下简称“52号文”),对新形势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作出部署,对申报地铁城市的人口、公共预算收入、政府债务等12道“门槛”进行提高,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指标要求从原有的1,000亿元变成了3,000亿元,财政收入从100亿变成了300亿元;同时,52号文提出,要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财政约束力度,按照严控债务增量、有序化解债务存量的要求,严格防范城市政府因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或以PPP等名义违规变相举债。此文一出,包头、呼和浩特、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地铁建设可能被叫停,很多城市的“地铁梦”暂时破碎,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受阻”的情况下,公交客运必将承担起解决市民出行需求的任务,城市公交行业或将迎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未来城市公交发展或迎良机。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新能源汽车的更替为大势所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膨胀,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诉求和重视。
其中,交通运输节能环保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是绿色交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新能源汽车是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和部委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公交的发展。随着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持续出台,地方公交企业响应国家“绿色出行”的理念,纷纷投入资金购置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的渗透率逐渐提升。公交属于民生公益事业,公交企业普遍处于微利和高负债率的状态下运营,即使在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考虑到目前公交企业需要先行采购运输车辆的特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成本依然会给公交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