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跨越思想与早期思想的异同
(1)有人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早期相比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研究对象不同。马克思早期的社会主义理论以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研究对象,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东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为研究对象。研究的视角不同。具体结论不同。【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形式中就系统地表述了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因此把马克思的跨越论分成早期和晚期时错误的。我认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结论是:必然灭亡!那么新的社会制度应该是怎样的呢?这就是马克思的几个笔记和几封信的来历!】
(2)也有人认为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与早期思想相比具有共同的本质。首先,手段相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其次,目标相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如何从资本主义社会或前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走向未来共产主义一般规律的理论。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条件的不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途径、方式又是具有多样性的。再次,方法相同。
15,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与跨越理论的关系
(1)从列宁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实践证实了东方社会主义理论。列宁先夺取政权,再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提出了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须将自发的资本主义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毛泽东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略和策略,指出中国革命包括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民主革命时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应该明确地说列宁毛泽东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性问题提出了系统的理论问答。其理论较之马克思的东方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应该明确地说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2)20世纪的东方道路与马克思的跨越设想并无直接联系。因为20世纪的东方革命并非按照与西方革命相互补充的方式,而是按照“一国社会主义胜利”的方式发展的。在跨越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之间有着复杂的演变过程和中间环节。一国胜利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它最后告别了世界革命理论,超越了马克思的晚年设想。时下有人断言马克思晚年设想已接近一国胜利论,是与历史根本不相符合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