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观点评论之一
——給老同学的信(17)
老同学:你好!最近在网上看到[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研究]其中列举了从1994年到2006年发表的有关研究文章179篇。接着是[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研究综述],其中简单综述了十几年研究的观点。为了弄清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现谈谈我的看法:(编号是我自己加的,【】内是我的看法)
1,关于“跨越”设想的提出动因
【说马克思“跨越”的设想,是不准确的,不是设想,而是马克思根据俄国的亚细亚所有制的分析,对俄国无产阶级提出的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后进行跨越的具体指示!】
(1)“担心论”:沙皇俄国是当时欧洲反动势力的支柱,欧洲革命要想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清除这个革命的障碍。这促使马克思加强对俄国的研究,以寻求推翻沙皇ZF的途径。同时,马克思担心当西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时候,在西欧以外的广阔地区资本主义正在走上坡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西欧的革命就会被镇压。因此,马克思晚年劝告俄国人不必急急忙忙地跳进资本主义,希望俄国能够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不必跳进资本主义,不是担心西欧革命被俄国镇压,而是为了跨越资本主义】
(2)“应答论”:马克思、恩格斯接受俄国民粹派的挑战和俄国革命者的请求,开始了对俄国社会发展前途的深入研究。恩格斯接受民粹派理论家特卡乔夫的挑战,于1875年撰写了《论俄国的社会问题》,批驳了民粹派的“落后优势论”;1877年,马克思为了澄清米海洛夫斯基将《资本论》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世界历史哲学的错误,写了致俄国《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1881年,应俄国革命家查苏利奇的请求,马克思对此问题又进行了专门阐述,正式提出“跨越”设想。【信中的应答指示是研究的结果。而亚细亚的所有制则是跨越理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3)“完善论”:马克思的晚年研究是其理论发展和完善的需要。理由在于:马克思试图将其对俄国土地关系的分析用于《资本论》的地租篇写作,以深化《资本论》的理论逻辑;马克思试图通过对东方社会和人类社会原生态的研究,揭示社会形态更迭过程中私有制!阶级的历史地位,论证私有制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暂时性,从而完善他的唯物史观;马克思试图阐明自己与俄国民粹派在理论主张上的根本区别,从而揭示经济落后国家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条件性、可能性,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深化《资本论》的理论逻辑,完善他的唯物史观,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不切实际的空谈!跨越就是不要经过资本主义!这不就是《资本论》消灭资本主义的实现吗?不就是亚细亚所有制的唯物史观吗?不就是消灭了资本的社会主义现实吗?】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