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65 10
2011-07-29
价格就是市场上的实际价格,价值则是消费者等边际时的边际效用。等边际原理:“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符合等边际原理,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美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65由等边际原理可知:对某个消费者来说,等边际时,在其购买的物品范围内,1美元买到的物品的边际效用相等,也即1美元买到的物品的价值相等。我们把此时1美元买到的物品的价值定义为1美元的价值,用数量表示为1美元。1美元所能购买到的物品的数量为:q=1/Pq:1美元买到的物品的数量;P:物品的价格由此可知,购买的任何1/P量的物品的价值等于1美元。则可求出任一单位物品的价值: Q=1/q=PQ:一单位物品的价值即有:一单位某物品的价值等于它的价格。一物的价值和它的价格相等,那么人们究竟是根据价值来确定价格,还是根据价格来确定价值呢?由于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是价值决定价格,所以效用论并没有真正弄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马歇尔在论述一个人的需求表说:“为了完全了解对于一物的需求,我们必须确定在此物可能被供应的每一价格上,一个人愿意购买多少。他对茶(比如说)的需求情况,能由他愿付的价格表——即他对不同数量的茶的几个需求价格——来最清楚地表明。这个表可称为他的需求表例如,我们可以看到,他会购买:每磅50便士时——6每磅24便士时——10每磅40便士时——7每磅21便士时——11每磅33便士时——8每磅19便士时——12每磅28便士时——9每磅17便士时——1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第115页)。从这段话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根据茶的价格变化来确定自己的需求量的,他总是使需求的最后一磅茶的边际效用即价值恰好等于茶的价格。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是茶的价格决定着茶于这个人的价值,而不是相反。从边际效用下降原理看,随着物品数量的变化,物品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需求量来使物品的价值确定在最大边际效用和0之间的任意值。我们观察到的普遍事实是,在市场上,消费者调整的不是价格,而是根据既定价格调整自己的需求量,好使物品的价值和价格相一致。我们已经知道,一物于购买者的价值等于它的价格,那么,当一种物品没有价格时,它的价值又是多少呢?首先,让我们将效用论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人的全部活动。我们认为,人的所有活动都有效用。如果不承认活动都有效用,那么,就无法解释人们为什么还要进行没有效用的活动。从效用最大化原理来看,如果某项活动没有效用,人们就会取消这项活动去进行别的有效用的活动,来增加自己的总效用,这样有利于效用的最大化。其次,任何效用的取得,都要耗费时间。效用最大化一定是时间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物品A的效用是物品B的效用的2倍,如果取得物品A的时间是取得物品B的时间的3倍,那么人们就会选择物品B。如果把单位时间取得的效用定义为效用生产率,那么效用最大化原理其实就是效用生产率最大化原理。我们把等边际原理里的“一美元”换成“一单位时间”,就可以得到时间等边际原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基本条件,是必须使耗费在任何物品或活动上的最后一单位时间取得的边际效用相等。在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有些活动于我毫无效用,从事这些活动都是我不愿意的。比如说,我只想一心一意研究经济学,吃饭睡觉都是没办法的事,是负效用。”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作一个极端的假设,假设你所有自主活动中,只有研究经济学才有效用,其他活动都没效用甚至还有负效用,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你所进行的所有自主活动,都是你研究经济学必不可少的活动,吃饭、睡觉、休息、学习、思考等等,都是你研究活动的一部分,你必须将时间按等边际的原则合理地分配,才能使你的研究活动取得的效用最大,所有自主活动的效用都是通过研究活动体现出来的。”我们把最后一单位时间取得的边际效用定义为一单位价值。可见,任何一单位时间取得的物品的价值等于一单位价值。价值的单位可以用任何一单位时间取得的物品表示,也可以用时间单位表示。比如,我一小时生产5个苹果或3斤大米,如果用大米来表示价值,那么,1斤大米的价值就是1斤大米,1个苹果的价值就是3/5斤大米。如果用时间来表示,那么,对我来说,1个苹果的价值就等于1/5小时;1斤大米的价值就等于1/3小时。从时间等边际原理可知,一单位时间的价值是活动能否进行的分界线。单位时间取得的效用大于等于单位时间的价值的活动就进行,否则就不进行。所以,任何于我有效用的东西,其单位时间的效用必须大于等于单位时间的价值,才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比如,树上的果子,地下的矿藏等一切我未花时间去取得的物品,由于它们的单位时间的效用小于单位时间的价值,所以于我没有价值。根据时间等边际原理,对任何人来说,在其有价值的物品范围内,均有:U=1/SU:物品的价值S:物品的生产率我们惊奇地发现,物品价值的大小却完全由其生产率决定。一个人不管如何离奇古怪,在其有价值的物品范围内,物品的价值都是由其生产该物的生产率决定的。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任何两物价值之比等于它们的生产率倒数之比,后者决定前者,随着两物生产率之比的变化,其价值之比跟着变化。用时间来计量价值,比用价格计量更具有普遍性,人的任何活动都可以用时间来计量其价值。购买时,物品的价值为: U = T = P/R+tU:购买品的价值T:购买品耗费的时间P:购买品的价格R:单位时间的收入t:交换时间忽略交换时间不计,则有:U = P/R我们看到,购买品于某人的价值等于它的价格除以某人单位时间的收入。单位时间的收入一定时,一物的价值由它的价格决定。这和前面的结论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在交换时,我们只能讨论物品于购买方(看做消费者)的价值。因为在以完全交换而非消费为目的的生产中,产品本身可能对生产者没有任何效用。此时,生产者遵循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更多的收入,效用最大化原理以收入最大化原理体现出来。根据边际效用下降原理,我们知道,总效用越大,边际效用越小,也即价值越小。因此,由效用最大化原理可以得到价值最小化原理:欲使效用最大化,必使价值最小化。在生产物品时, U=1/S欲使价值U最小化,则有生产率S最大化。即有:欲使效用最大化,必使生产率最大化。在购买物品时: U = P/R由于价格不是购买者所能控制,所以,购买者为了最小化价值U,总是最大化自己的单位时间的收入R。即有收入最大化原理:欲使效用最大化,必使单位时间的收入最大化。所以,作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理表现的是等边际原理。作为生产者,效用最大化原理表现的是收入最大化原理。除非收入无穷大,有价格的物品的边际效用总是大于0,收入的增加总会增加总的效用。追求收入最大化,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讨论到这里,我们发现效用论和劳动论都可以用一单位时间来计量一单位的价值。只不过劳动论用来计量价值的时间应该改为个别劳动时间。所谓个别劳动时间,就是每个人自己的劳动时间。每个人都用自己耗费的时间来计算物品的价值,我们把这样的价值论叫做个别劳动价值论。个别劳动价值论彻底解决了劳动论存在的弊端,它不仅和效用论达成了一致,而且大大增强了对现实的解释力。个别劳动价值论是以一个特定的人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价值论的。这个特定的人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任何人。取得一双鞋,我要3天时间,你要1天时间,比尔.盖茨只要1秒钟时间。那么,1双鞋对我的价值是3天,对你是1天,对盖茨只是1秒钟!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劳动论,一物的价值不是等于生产者的劳动,而是等于消费者的劳动,交换和生产一样,都是劳动的一部分。根据个别劳动价值论,我们可以得到和效用论一模一样的公式。生产物品时,U=1/S购买物品时: U = P/R像效用论一样,劳动论也可以得出价格决定价值的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7-29 23:53:13
如果是价格决定价值的话,等于说你什么都不需要用,直接拍脑袋想什么就有什么,根本不需要付出代价。

这如同你一个月收入3000元,你3天一时兴起嫖 妓就把钱花光了,那么剩余的27天你喝西北风。

在这里“相对价格理论”的人,脑子彻底的残疾,他们的相对价格理论根本不包含任何“量”的原子,即价值原子。


需知,价值是与“量”有关的原子,而哪些人忽视这种“量”就等于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想什么有什么,即然想什么有什么还需要交换做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0 00:27:19
市场行情决定价格
价格决定价值
因此说,市场行情决定价值

对于劳动决定价值,消费决定价值等等,都是无稽之谈。
在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没有市场,没有货币,存在的只是物品调动。这样的社会,还存在劳动价值,消费价值吗!

因此我说:在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的《资本论》=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0 00:44:28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1-7-29 23:53
如果是价格决定价值的话,等于说你什么都不需要用,直接拍脑袋想什么就有什么,根本不需要付出代价。

这如同你一个月收入3000元,你3天一时兴起嫖 妓就把钱花光了,那么剩余的27天你喝西北风。

在这里“相对价格理论”的人,脑子彻底的残疾,他们的相对价格理论根本不包含任何“量”的原子,即价值原子。


需知,价值是与“量”有关的原子,而哪些人忽视这种“量”就等于说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想什么有什么,即然想什么有什么还需要交换做嘛。
农民一家,种10亩辣椒,收入3000斤。

      这3000斤辣椒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08年辣椒2.8元,今年7元,90年18元——就是由这个市场行情决定。

     如果我们学两天《资本论》,“鹿难道就变成马”了吗?

·······这分明是歪理邪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7-30 01:5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8-1 16:26:31
黑夜里的火把 发表于 2011-7-30 00:44
农民一家,种10亩辣椒,收入3000斤。

      这3000斤辣椒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资本主义的行情,这本身就是包含价值规律的。如果农民都不能生产,没有生理极限的限制,那么生产又如何进行,你所谓的市场又如何进行下去。本身市场只要不出现经济危机的情况下,能一定程度调整这种生产极限限制,这本身就是价值规律的体系。

在这真正“指鹿为马”其结果是不言自喻的。他们根本不明白“价值”是什么,根本就没有一个“量”的概念,而这个量的原子是什么?马克思说是劳动时间。
至于有些人讨论由”哪些条件决定“量,哪些条件决定”量“与”量“是什么能混淆成一个概念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