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805 6
2023-03-18
qf20089说:

hhj-1说:“价值是耗费,而耗费必须得到补偿,没有成本耗费,没有别人的成本耗费,就没有你的收益可言”。

关于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两个瓶子装的都是半瓶水,如果A瓶子在没有额外的水补充的情况下,要想增加A瓶子的水量,就只能从B瓶子里取水。当社会财富是一定时,A想要增加财富,就必须从别人那里获得。

其实,hhj-1说的,就是社会财富的【流动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当然是存在这种现实现象!这个问题我在《答hhj-1与Zhengyr关于价值的耗费与补偿和“有余不足”的问题》一主题中进行了拓展。其中讨论了他只认识到社会财富的流动时,劳动力价值(即他说的成本耗费)资源的转稼是遵循守恒原则的零和博弈,但却没有认识到劳动价值(实现补偿)却是可以互惠互利利人利己的正和博弈与败俱伤损人不利己负和博弈。从自然的角度,这个世界实际上物质的使用价值是守恒不变的,这并没有错。但是人之所以能够从自然中发展出来成为一个相对于其他物种更加智能文明,就是因为人具有创造或者毁灭的能力,所以,创造或者毁灭,其实就是改变了事物的排列顺序而已,这种排列顺序,有利于人类的存在与可持续性的发展需求时,那么社会就是走向有秩序上升的正道,否则就是走向混乱无序下降的无道。



举个例子,一个厨师炒菜,他就是按照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步骤来操作的,如果这个顺序一旦错了,那么他炒出来有可能就是一个废品,如果,他的步骤是符合人类需求的的,那么他炒出来就可能是一个美味佳肴。而耗费的劳动力有可能是一样的,这些物品的基本元素也并也没有改变,而改变的只是它们整体的结构与劳动力的使用。总结构所产生的功能相对于人类的需求结构却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就比如说你刚才上面说的一样,虽然说总分量的水是相同的水,但从A瓶导入B瓶中,尽管两个瓶子的水兼容时总量不变,但如果持有A和持有B瓶的人的必要需求却不一样了,比如说持有A瓶的水的人,他不必要那么多水,多余的相对于他就是浪费的有余,和相对持有B瓶的人,他却没有水的不足时。那么,两个人总体对水的必要满足程度就下降,从而各自主观的使用价值下降了,这样客观上总体的水的总使用价值量相对于两个人总体的价值也就下降了。这就是①1+1=2,②1+1>2,③1+1<2的三种可能!我们不能只看到1+1=2现象,还要认识到1+1>2或者1+1<2的可能,我们人类在追求耗费最小化补偿最大化实现价值过程中,就是要规避走向混乱无道而积极走向有序正道。①你的得就是别人的失(你认为有德而对他人失德,整体无德),②你的得也可能会促进别人的得,这就是双得(德),③方法不对,导致自己失去了不能从别人哪里得到回报同时,而别人也得受到了伤害(失),那这就是双失(失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3-19 08:55:50
我最讨厌讲什么财富了。因此你所讲的财富并不是我的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3-19 09:58:34
hhj-1 发表于 2023-3-19 08:55
我最讨厌讲什么财富了。因此你所讲的财富并不是我的意思。
呵呵!你讨厌财富?听起来怎觉得很高大善?可以看作为价值嘛!我只是在答qf20089顺便提的,意思就是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3-19 10:19:59
其实,很多问题是一定要从复杂的因素中抽出最主要的东西,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这个角度看,hhj-1的论述应该没有问题;而林先生似乎是要在问题中加入更多不可预测的因素,使问题更加复杂化,这就使问题更难理出头绪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3-19 10:23:08
hhj-1 发表于 2023-3-19 08:55
我最讨厌讲什么财富了。因此你所讲的财富并不是我的意思。
凡是涉及到社会资源分配的问题,似乎都绕不开金钱、财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讨厌,即使换一个名词,涉及到的还是这些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3-3-19 13:13:34
qf20089 发表于 2023-3-19 10:19
其实,很多问题是一定要从复杂的因素中抽出最主要的东西,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这 ...
何谓复杂与简单?我的“抱一式,解万象"价值公式较简单吧?大道至简,复杂的是心,而非理,如果是一篇文章能言简意骇的描述出世间万象也算是具有全息性的,但是只求简而不能体现逻辑性的自洽就会陷入诡辩,只是为自己找退路的避风港而已,这样很容易导致空谈,象主题一样,hhj-1的价值论只在描述1+1=2是什么的事实,而没有理解1+1>2或1+1<2,的为什么与怎么办的决解方法,因此,这不过是他的世界观,但不是方法论。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后者,没有看到他做到。这个是我反驳他的理由所在。一种价值论,如果不能体现出方法论,那这种价值论只是在描述一个现象事实的特例,算得上是什么有用的价值论?想要把学问做好,就要对各种现象,起码是把各种可能的概括,再从中提炼出方法的对应,这才能更加科学的总结。并不是增加不确定性而把问题复杂化,相反,一管窥豹,只见一斑。就以为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其实是容易陷入目光狭隘和见识短浅。以此文为例,我这里主题就陷含了解释国学的道与德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并融合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主要核心成果!如果价值论要把复杂化成为简单的话,我只要四个符号就可以:L补偿、T代价、q需求、d供给,其中包含空间、时间、主体、对象四要素。较简单吧?Ld=Tq,作为人学时,补偿T与代价T是指人这一主体与对象时空,把代入的“人”看作为(价物(值参照系)时,就超脱出“人"的时空局限,故从我提出的价值相似性和形式的同一性,以人之道推及物之道可以知万物之道,能“抱一式,解万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