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扬 发表于 2023-4-21 16:37 
1)我难听无使用价值甚至是负使用价值给他们带来伤害,他们自然不愿支付逃避,
歌星好听有使用价值带来享 ...
商品价值=c+v+m的构成最少有三个变数。
按数学公式,这商品价值不能大于c+v+m。
如果大了,才算是创造价值。但这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这创造价值的因素是什么?这价值大小谁决定的?
如果这价值大了是因为消费者愿意多付,就是剥削消费者做成的。
这创造价值的因素就不是因为活劳动和剩余价值,
而是因为消费者的使用价值和市场供需造成的而愿意支付高于商品价值=c+v+m中的商品价值。
这商品价值=c+v+m的公式其实是在偷换概念。应该写成:
商品成本=c+v+m,商品价格=c+v+m+p,或者商品价值=商品成本+p,
商品价格的因变数是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成对对商品需求。
最后看市场竞争和供需达成一个买卖双方愿意接受的交易价格。
不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关剩余价值的事。
剔除c,(v+m)总体其实就是工人的劳动。只是姥妈故意分成两个变数。
要获得c,资本家要购买,姥妈变成不付钱的公有,但先假定价值相同。
价值这个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产物,经济也是人类活动形成的生产和分配活动。
所以利益分配一定是人类主导,受益的也是人类。而不是生产资料。
姥妈企图偷换概念,将整个生产活动说成是工人劳动创造价值。原因是煽动。
但如果这样所有人都要当工人才能分享价值,资本家没有,政府没有,马裆也没有。
不说使用生产资料的权利和控制,生产什么商品。
公有制会导致特权和生产资料分配混乱。
最关键是c, 造面包没有面粉,没有小麦种造不出,没有阳光,土地,水分种不出小麦。
这劳动和剩余价值从何说起,怎样创造价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商品价值=c+v+m这公式的价值源头就是c,而不是劳动。更加不是无中生有的剩余价值。
因为人类的劳动令到生产资料更加适合人类使用而已。是一种增值。
但不能否定生产资料的价值,商品价值=c+v+m其实就是人类加工去改变生产资料供人类使用。
c+v+m其实就是两组变数。c(生产资料)和(v+m)劳动。
但生产活动是使用c,而人类是消耗c的用家。工人收取加工费用而已。
c(生产资料)和(v+m)劳动都有价值,都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
而生产活动光靠工人劳动,生产效率很低,靠姥妈就更加糟糕,看看历史吧。
姥妈不断偷换概念,将c说成不创造价值。没有c根本没有商品,还谈什么价值?
然后以偏概全,踢开资本家,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再含糊其辞不谈这c该怎样决定价值,
因为最后是他一人私有的所谓公有制,所有人只能成为工人。
再没有资本家,只有唯一的一个,所有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都是他指派的。
于是天灾人祸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