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754 1
2023-06-15






       统计局今日公布了2023年5月相关经济数据,

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1.7,由于去年基数偏低,两年平均数据并不高。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  5.5     9.2    13.5   11.7

2022  4.2     -0.9   -6.1   -5.1    1.3    0.6   1.8  1.3    0.1    -1.9    -0.8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5,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   2.4     3.9     5.6    3.5

2022  7.5      5.0    -2.9   0.7    3.8     3.9   4.2   6.3   5.0    2.2    1.3

零售增长12.7,去年基数偏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零售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12月

2023  77067 37855  34910  37803

增幅    3.5      10.6     18.4      12.7

2022  74426 34233 29483 33547 38743 35870 36258 37745 40271 38615  40542

增幅    6.7      -3.5    -11.1    -6.7     3.1      2.7       5.4      2.5     -0.5     -5.9      -1.8

1-5月投资增长增长4.0,继续下降,

固定资产投资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增    速           5.5       5.1       4.7     4.0

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1-2月    1-3月  1-4月   

   增    速                    13.6       12.1   11.1

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  1-2月    1-3月  1-4月

   增    速                      11.8       6.9      -0.4

从细分项目看,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下降;房地产投资降幅明显增加。

基建投资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    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2023  9.0      8.8       8.5      7.5

2022  8.1      8.5       6.5       6.7      7.1         7.4        8.3      8.6        8.7       8.9       9.4

制造业投资

       1-2月    1-3月   1-4月  1-5月   1-6月    1-7月  1-8月  1-9月    1-10月  1-11月   1-12月

2023  8.1        7.0      6.4     6.0

2022  20.9     15.6     12.2   10.6     10.4       9.9      10.0   10.1        9.7       9.3        9.1

房地产投资                                         单位:亿元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12月

2023  13669  12305  9540  10187

增幅     -5.7    -7.2     -16.2  -21.5

2022  14499 13266 11389  12980   16180   11148  11347   12750  10386    9918   9032
增幅    3.7     -2.4     -10.1    -7.8       -9.4      -12.3   -13.8     -12.1     -16       -19.9   -12.2

当前提振经济的关键还是在于房地产投资,从投资金额看,房地产投资增速已经低于去年11月的历史记录,对经济的影响极大。从地产销售数据来看,今年5月的销售同比增长下降4.8,从环比来看,虽然低于2022(疫后需求释放)和2020年(经济回升态势明显),但同2021年和2019年相比还是比较健康的。

房产地产销售                                                              单位:亿元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  15449  15096  9205  10037

增幅    -0.1       6.3      13.2    -4.8

2022  15459  14196   8135  10548  17735  9691  10107   13510     9452   9816   14660
2021  19151 19277  15231 16922  22397 13499  12617   15748  12390   14482  20263

2020  8203   12161  11499 14406  20625 14528  15520   18705  16018   17303   24644

2019  12803 14325  12102 12632  18926 12464  12210   16119  12926   14588   20719

最近两个月地产投资降幅突然加大可能同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债务问题有关。从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数据来看,在3月出现短暂改善后,4月和5月再次出现两位数下跌,

国内贷款
          1-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23  3489   1506    1149    1031                                                                                    

增幅    -15      6.1     -12.4    -14.7                                                                     

2022  4105   1420    1312    1208    1761    1224   1250   1381   1125    1037   1565     

增幅   -21.1   -29.7    -28      -34      -32      -36.8  -17.6   -25.4   -18.4    -30.5   -5.5

6月初网上出现传闻即将到期的“三道红线”的过渡期可能会延长六个月到今年年底。笔者认为延长一年可能更为合适,为什么要这样讲?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先来看看美国的财政赤字,

360截图20230615160355366.jpg

美国本财政年度前七个月的财政赤字已经接近1.2万亿美元,上一个财政年度美国的财政赤字约为1.4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高达5.8%,从历史数据看只有美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时财政赤字才会这么高,

b.jpg

但是上一个财政年度美国不仅没有衰退,反而是通胀很高,最高的月份超过9%,

i.jpg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通胀这么高,美联储拼命加息,不少小银行因为美联储加息太快,都要破产了,财政赤字还搞这么大,就显得有一点精神分裂。不仅去年财政赤字大,今年财政赤字还会更大,但凡有一个经济学本科文凭,都能看出问题,美国人疯了?答案是美国人没疯,不过他们优先考虑的不是经济而是地缘博弈。(后面讲汇率时还会详细讲,这里先简单提一下)美国今年赤字这么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并没有按照美国人预先设想的节奏发展。美国衰退后一定会重启量化宽松,而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一定需要中国支持。在同中国谈好之前,美国人只能大量增加财政赤字硬撑。不过美国个人所得税的数据显示美国人快撑不下去了,

                                                                                           单位:百万美元

个人所得税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2023财年   175349  113701  215539  262290  111986  150520  380938  134184

2022财年   143908  138186  253304  289173  149341  150573  593290  216882

美国4月和5月的个人所得税同去年比下降幅度超过30%,估计美国很快会陷入严重衰退。对我们来讲,外交上会更从容,但出口下降的冲击波很快就要来了,需要做好准备。除了妥善处理开发商的债务问题外,财政也需要靠前发力,工业企业的去库存压力估计在三季度末结束,四季度地产投资也不会太差,只要最近几个月挺过去了,后面问题不会太大。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3-6-16 17:21:53


        最后关注汇率。首先来看美元指数,美元指数在6月初美国国会通过债务上限法案后开始下跌,
1.jpg

由于欧洲公布的数据显示欧洲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可能会让一些人对后期美元指数的走势感到疑惑。虽然美国公布的GDP数据不差,但GDI数据(国民总收入)显示美国已经陷入衰退。GDP和GDI这些数据比较复杂,官方也会多次修改。美国非石油进口是一个既简单又可靠的数据,从历史数据看,非石油进口非常稳定,只有在经济衰退时才会下跌。

2.jpg
当前美国的非石油进口下降幅度已经不小,可以判断美国已经进入衰退,后期美元指数的大趋势依然是以贬值为主。近期中美谈判的节奏加快,一旦取得突破,美联储可能会大幅降低利率,美元指数下跌的速度可能会骤然加快(当然欧洲的气价也值得关注,如果出现某种突发事件导致欧洲气价再次超预期大涨,美元也有走强的可能)。

      从人民币汇率的表现来看,虽然近期美元指数下降,但人民币并未跟随,贬值的压力显得相对较大。
3.jpg

人民币贬值压力大有两个原因一是房地产投资跌幅较大,经济数据不好看。但从螺纹钢的期货价格来看,从5月下旬开始上涨,涨幅已经超过10%,

4.jpg

从这个数据可以推断6月地产投资可能会有明显改善,经济数据可能也会好转,不宜过度看空人民币。

     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偏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城投债的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国内疯传,海外的彭博社和华尔街日报也做了报道,影响很广泛。关于城投债不光要看债务,还要看收益;不光要看现在的收益,还要看将来的收益。我们国家没有城投企业的利润统计数据。但财政部每月公布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利润,统计局每月公布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业利润,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国务院的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总资产为308.3万亿,统计局数据显示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总资产为51.8万亿。用国有企业总资产减去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总资产为256.5万亿,另有数据显示全国城投企业的总资产为140.4万亿,占国有非工业企业总资产的54.7%。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利润减去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可以大致观察到城投企业的利润。

                                                       1-2月   1-3月    1-4月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利润              6506   11247  14388

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营业利润                 3428    5880    7558

国有及国有控股非工业企业营业利润    3098    5367    6830

         去年同期利润                           1983    3150    3629

          增         幅                               56.2     70.4     8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国有非工业企业虽然资产庞大,约为工业企业的5倍,利润竟然不及工业企业,但如果看增速就会发现,今年以来利润增速很快。如果看历史数据就会发现2014-2017国有非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缓慢,2018和2019年利润快速增加,2020-2022利润略有下降。

                                                                 单位:亿元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10758.7  12083.5  11406.7   12334.7  15308    19769    19756   22395      19038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来看相关数据,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基建投资增速        21.5  17.2    17.4    19     3.8     3.8      0.9    0.4     9.4

广义基建投资占比  17    18.6    19.9     20.4  18.8   18.2   18.4  16.4   17.2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国有企业定向去杠杆,2018年开始基建增速下降。广义基建占GDP的比例开始下降(从日韩的经验看广义基建投资占比在城市化的高峰期也未超过10%,我们的比例明显过高,也是产能过剩的一种表现,当前合宜的规模可能在8%左右),2018和2019年国有非工业企业利润连续大幅回升,两年增长了约50%(彻底打破了特朗普想打断城投企业资金链的企图)。2014-2017年利润增长缓慢原因在于投资增速太快超过了需求,2020和2021年基建投资增速也低,但利润增长不明显,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今年疫情影响消退,需求得到释放,加上2020年和2021年基建的增速很低,利润大涨。2021年底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营业利润为22989亿,总资产为51.8万亿,总资产报酬率为4.4,高于贷款利率。而国有企业总资产为308.3万亿,国有企业利润总额45164.8亿元。由此得出国有非工业企业的总资产为256.5万亿,国有非工业企业的营业利润为22176亿,总资产报酬率为0.86,还债能力非常堪忧。但今年利润增长非常快,短期来看还利息是没有问题的。由于当前基建占GDP的比例为17.2%,大致是合宜水平的两倍,依然非常高,还需要继续压缩,一旦我们经过艰苦努力把基建占GDP的比例压缩到8%左右,国有非工业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可能会有明显提升,假设国有非工业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赶上十年期国债利率,总资产报酬率还会提升两个百分点,利润会有约五万亿的增长。也许有人对利润是否能如此大幅增长持怀疑态度,从需求来看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还会持续数年,居民收入正常情况下可能会保持6%--8%的增速,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从财务的角度看基础设施运营的固定成本高,而变动成本低,只要收入能够持续增加,利润增长的速度会更快。举一个例子,笔者有时会座高铁从成都到青城山去爬爬山。以前经常能买到坐票,但今年如果不提前买票根本买不到坐票,上车一看车厢里站满了人,站着的人跟坐着的人几乎一样多,有人吐槽座高铁跟挤地铁差不多。高铁的建设成本非常高,折旧费用巨大,而变动成本可能只有电费,坐车的人翻一倍,收入大致也增加一倍,但多增加的成本只有少量电费,假设上座率达到80%为盈亏平衡点,利润可能增长五倍。高速公路,水厂等从财务上看跟高铁一样都是折旧等固定成本大,而变动成本小,只要收入能够保持持续增加,利润就会起来,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全年国有非工业企业利润增加额完全可能超过壹万亿。利润增加后,还债是没有问题的,大家不必过于担忧,券商发奖金,每年拿钱最多的都是买城投债的人,以致有些错过机会的人在网上感叹“年少不识城投香,却把产业加满仓”。(当然,近期还是要以稳增长为主,等房地产投资起来了,工业企业去库存基本结束,经济增长较为稳定时再动手压基建。)总体上看,随着地产投资回升和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明显升值的可能更大,建议出口企业多做套保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