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总是跳不开“劳动价值论”,
在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无论你如何分析,最多得到一个“合法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的解释结果。
怎么总是跳不开“劳动价值论”,
在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无论你如何分析,最多得到一个“合法不合理”或“合理不合法”的解释结果。
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但是我本人的意见是劳动确实创造了价值。。但并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资本对于价值的创造。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了。。
对于马克思“剩余价值”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应当称其为共同价值。。这样我觉得较为合适。
当然马克思站再无产阶级立场。把共同价值的创造全部归功于劳动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事实不是这样的。。。
我还有一篇文章 是从生产率角度写的。。我想对于理解我的这篇文章是有帮助的。
希望大家能够多给指导意见。。大家交流了就长学问了。。 [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em01]
我跟你说噢,价值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是由工人超越必要劳动时间的剩余劳动时间而创造的,这是马克思自己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这是不容改变的。如果我们对资本的作用有异议,那只能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的架构有问题,而不是劳动价值论有问题。
马克思在研究价值时是把剩余价值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为目的的,就是要证明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他在理论中只假设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只存在两个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现在呢?人民的范畴已经扩大了,这些人民拥有的资本不光是劳动力了,还有资本、技术、知识等等。劳动价值论怎么办?应该说在新条件下对此是无解的。因为假设的条件已经改变了。
现在要着手建立一套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它的假设对象是社会各阶层的,内容是综合的,目的是指导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6 20:41:28编辑过]
我并没有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的疑惑是马克思过于强调劳动对于价值创造的作用。
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 其观点是代表无产阶级我承认,
但是是违反了现实。资本对于价值的创造也是由贡献的。
资本和劳动是合作的 而不应该是对立的。
很高兴你看到了资本的作用,但建议你对基础理论再加深一点。什么是经济学中的价值?什么是使用价值?它们关系是什么?生产出商品的各个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建议你好好看看《资本论》。基础很重要啊!!!!
建议楼主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好好学一遍,我不想说你了。太浪费口舌了。
马克思说过资本对于产品的创造没有贡献过吗?在什么地方?指出来好不?
人家没有说过的东西,不要强加给他,要创新也可以,但是基本的马克思主义还是要继承才对。不能歪曲人家。
剩余价值是存在的,如果没有剩余价值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了。
一切价值都是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有效结合后形成的,这种结合是由人的活劳
动而产生的,所以说一切价值都是由人的活劳动创造的。
剩余价值应该是人的活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减去对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各项构成
的损耗后所剩下来的价值,这对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没
有剩余价值就不能有发展。没能补偿、恢复对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各项损耗的所
谓发展(GDP)不是真正的发展,也就不是真正的剩余价值而是泡沫价值,在泡
沫价值掩盖下的是经济危急、政治危机、生存危机。
所以说任何价值客体的权利都必须对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各项价值构成的元源完
整全面的负责 ,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剩余价值,才能有真正的正向发展,才能
产生公平正义的智慧,创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要说物力资本对于价值的贡献,这是肯定的。说转移也好、说创造也好,由物力
资本价值构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人类具体活劳动与生命量的不断投入和科学知
识的不断积累,现代物力资本中的他人劳动和社会进步成果的积累比例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显示出它倍加和自乘的高速积累的巨大作用。应该说这是物力资本社
会属性价值构成所形成的巨大作用,而不是物力资本私有属性价值构成所形成的
巨大作用。但这也不能否定物力资本私有属性价值构成和所有者的活劳动的一定
作用。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公有制发展的规律性的必然趋势了。
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价值构成分析如下:
(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的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2、 他人劳动
3、 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三)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9489-1-1.html&page=2
这是我另外一篇文章 请多批评 谢谢
剩余价值是存在的,如果没有剩余价值就不会有社会的发展了。
一切价值都是由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有效结合后形成的,这种结合是由人的活劳
动而产生的,所以说一切价值都是由人的活劳动创造的。
剩余价值应该是人的活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减去对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各项构成
的损耗后所剩下来的价值,这对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没
有剩余价值就不能有发展。没能补偿、恢复对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各项损耗的所
谓发展(GDP)不是真正的发展,也就不是真正的剩余价值而是泡沫价值,在泡
沫价值掩盖下的是经济危急、政治危机、生存危机。
所以说任何价值客体的权利都必须对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各项价值构成的元源完
整全面的负责 ,这样才能产生真正的剩余价值,才能有真正的正向发展,才能
产生公平正义的智慧,创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要说物力资本对于价值的贡献,这是肯定的。说转移也好、说创造也好,由物力
资本价值构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人类具体活劳动与生命量的不断投入和科学知
识的不断积累,现代物力资本中的他人劳动和社会进步成果的积累比例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显示出它倍加和自乘的高速积累的巨大作用。应该说这是物力资本社
会属性价值构成所形成的巨大作用,而不是物力资本私有属性价值构成所形成的
巨大作用。但这也不能否定物力资本私有属性价值构成和所有者的活劳动的一定
作用。由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公有制发展的规律性的必然趋势了。
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价值构成分析如下:
(一) 人力资本的基本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直接具体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5、 投入者直接消耗的劳动生命量
(二) 物力资本的价值构成
1、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2、 他人劳动
3、 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三) 投入者的间接劳动
1、 投入者的直接过去劳动
2、 直接消耗占用的他人劳动
3、 直接消耗占用的社会的进步与积累成果
4、 直接消耗占用的全民所有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
理解得很全面。
有个建议,就是要强调一下儿:作为财产、财富意义上的物力资产,(注意,我没有使用资本这个词,因为我没有阐述剥削关系,资本的本质是剥削关系。)与劳动者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的理解,没有劳动者的劳动,就不能形成财富意义上的资产,哪怕是土地,也不能。
比如,撒哈拉沙漠的土地,不值钱。但是,如果采用以色列的技术加以改造,变成良田,那么就有了财富意义上的价值。
那么土地就成为了人化土地,而不是天然土地。
我所说的问题在于,我们经济学谈论的财富,不是语文上的比喻,在语文上,蓝天、白云、空气、月光、等等,都可以成为造物者的无尽藏也,都可以比喻为财富,但这不是经济学上的财富,在经济学上,即使你拥有这些,也是穷光蛋。那么经济学上的资产和劳动的关系,我觉得,是儿子和母亲的关系。就是说,是劳动创造了资产的价值。
当然,我不否认自然环境资源的父亲作用,但是,这种自然的作用,无法创造价值意义上的财富,虽然在创造使用价值的意义上,它起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是,如果一种事物,在形成过程中,完全脱离人的劳动而形成,那么,它的本身,是没有社会价值的。如果说有价值,也仅仅是在获取它的时候,劳动者付出的劳动而已。
作为财产、财富意义上的物力资产,(注意,我没有使用资本这个词,因为我没有阐述剥削关系,资本的本质是剥削关系。)与劳动者到底是什么关系?
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力资本所有者合作的产物,是阴阳互动的结果,根本就不存在谁买谁的问题。那种买卖关系是强者(政治、经济的)奴役劳动者的变形镣铐!砸碎这个镣铐才是改革解放、解放改革的关键!!
作为财产、财富意义上的物力资产,(注意,我没有使用资本这个词,因为我没有阐述剥削关系,资本的本质是剥削关系。)与劳动者到底是什么关系?
企业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力资本所有者合作的产物,是阴阳互动的结果,根本就不存在谁买谁的问题。那种买卖关系是强者(政治、经济的)奴役劳动者的变形镣铐!砸碎这个镣铐才是改革解放、解放改革的关键!!
果然是“永新”,有见的。
大家用如此陈旧的方法探讨剩余价值,哈哈,很热闹啊。热闹归热闹,尽管提出了一些新名词,但结果大家还是回归到了19世纪的原点。
浪费了光阴,可怜啊。
譬如言MM曾热衷于这个话题,结果我用系统论对她提了一个质问,她现在也没有回答上来。
除了生气,和背诵大家都会背诵的东西,她什么新东西也没有。尽管她的信仰所要打击的正是她自己。
这是大家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