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2 148
2006-12-24

供求关系并不决定商品价格

黄焕金

  许多人经常简单地认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即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相反,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实际上在这里面情况相当复杂。首先,我们难以确定什么是“供大于求”,因为当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将会得到扩大,这样,相同的供给量就会得到更大的需求量,相反,如果商品价格上涨,则相同的供给量就会遇到减少了的需求量,从而出现供大于求。所以,所谓“供大于求”,想通过供大于求来决定价格,很难服人,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正是价格本身在决定着一种商品是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还是供不应求状态。

  另外,当一种商品的社会整体成本上升时,无论需求有多大,商品价格都将会上涨。最的整合就是“滞胀”,它既存在需求量减少的情况,又存在着价格上涨的情况。按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观点,需求量减少,应该使价格下降才是。但它为什么反而上涨呢?就是因为社会整体成本在上升。所以,对价格起决定作用的是成本,而不是供求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24 11:25: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6-12-24 7:46:00的发言:…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正是价格本身在决定着一种商品是处于供大于求状态还是供不应求状态…

这正是所谓“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接受者”(竞争性市场——没有哪个个体能够实质性地影响价格)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4 11:58:00

楼主:你的成本定义,与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与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之和,有区别吗?

如果没有(有请指出),那么一件名人穿过的夹克卖几万,一枚古钱买10万,一张印错的邮票上百万,是什么原因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4 17:50:00
先别说“当价格下降时商品的需求扩大”,先看看为什么价格会下降?不就是因为商品的数量增加了,卖不挖,只有降低价格才会卖完吗?所以这还是由于商品数量增加,使价格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4 18:19:00

楼主:你的成本定义,与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与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之和,有区别吗?

怎么只知道马克思?而且楼主的认识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论。

纯粹的不带政治色彩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中也有这种成本的论述,苏联的“计划科学”就提出一个“客观制约成本诂价”(相于当西方一般均衡理论中的“影子价格”),它的提出从理论上打开了纯计划经济稳定运行并且最优配置资源的大门(这个理论也是诺贝经济学奖中唯一关于计划经济最优配置资源的理论)。

即中央计划局和各分系统根据经济体现有的资源状况和基础工业的能力以及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推算出这个“成本制约诂价”(也就推算出最优的价格体系,当然要解一个上千元的矩阵,并不反映供求关系,而是代表了制约条件,它是经济危机的临界点,也是各行业之间合理比例的临界点),通过一定的方式让企业以这个价格(企业无权定价)进行核算(各企业需要自己收集信息进行独立的线性规划,这些信息包括企业内本的生产成本,和在这个价格体系下社会上的一些需求等),企业就可以营利最大化,同时与中央计划的目标完全一致,达到动态上的高度统一。

也就是说集中控制的计划经济系统,分散决策成功性的关健,就在于得出这个合理的成本价格体系,以及唯一的一个利息率。根本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计划经济需要万能的决策者,真实的最优的计划经济,是一个组合型分层次的线性规划系统,是一个集中控制分散决策的体系。

实际上西方的一均衡理论更适合中央计划经济,因为市场经济一切都是不可控制,都不是标准化的,而计划经济确标准化了,信息是共享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4 18:25: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4 18:21:00
纯不带政治彩色的计划科学的研究中某些对价格的定义,实际上早就推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劳动价值论更多的只有哲学上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