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142 0
2012-08-15

第三世界国家的贸易和依附性

——发展中国家应该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化主义道路(5)

第三编革命世界中的经济发展:贸易和依附

   富尔塔多对不发达问题所作的历史研究,对拉丁美洲的发达与不发达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以前面几章所谈的历史观为基础,并以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为重点。正是这种相互依存,形成了阻碍不发达国家取得任何真正发展的内部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与外部关系。

   韦斯科夫在第一篇文章中,把依附性的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对资本帝国主义的广泛分析进行探讨。他集中注意最近资本主义中心和外围之间关系的趋势,来确定帝国主义性质改变的程度有多大。文章对可能由现代帝国主义引起的某些矛盾作了考察,以此作为结束;其中的一个矛盾就是外围国家资本主义成长的依附性。

   缪勒在第二篇文章中,分析了跨国公司对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或保持不发达状态)产生影响的那种具体方式。依附论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时期称之为“新的依附”。这种新型的依附是以跨国公司为依据的,跨国公司开始向适合不发达国家国内市场需要的工业进行投资。人们认为这种依附形式基本上是技术-工业形式。缪勒利用新近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跨国公司对于技术、金融和国际收支需求的影响。他的结论是,跨国公司对上述三个领域有消极的影响,主要的结果是使得不发达国家对跨国公司的依附性加强了。

哈克在本编最后一篇文章中考察了国际经济体系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前途的影响。他认为,中心问题在于,究竟是现在的世界秩序有计划地歧视第三世界的利益呢,还是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国际新秩序的要求仅仅是出于臆想的不满而发出的空论。他认为,现存世界市场体系在有计划地偏袒发达国家的需要和利益。在世界收入分配、财富和权利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市场机制未能把允诺的果实给予正在挣扎的“占人口40%的最底层”。他的论点是,尽管在过去年代中穷国收入的绝对値有了一些增加,相对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却主要是停滞不前的。这种停滞是由于世界经济秩序的现有体制性结构促成的。他的论证是,这些国际结构中的不平等原因溯源于不发达史(如殖民统治、依附性传统)。他得出结论说,对于发展问题唯一的长远解决办法是从根本上重建世界体制性结构,以便为平衡和持续的经济成长达到更高的境界提供机会。

劳动者201281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