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2-9-9 21:55 
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试简单分析一下:
计量劳动时间和劳动量,只能是(地球)时间,即劳动的“测量标准” ...
观点正确,解释简洁,清晰。
马克思:“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这个“载体”,以前人们总以为是指:“价值依附于使用价值”是一个狭义的概念,而今天人们认为,马克思的这句话也可理解为一个广义的概念,还可从社会需求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即“满足社会需求的一定数量的某一类商品使用价值,是该类商品价值的物质载体。”麻布的使用价值总量若超出了社会需求的最大限度,即便超出部分(麻布使用价值)包含一定数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社会并不承认,即社会不会将“价值”赋予这超出部分。最终,超出部分的这些麻布及其生产者,都将面临“一起被绞死”的结局。也就是说,即便双方彼此交换的商品包含一定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且数量相等,但是商品使用价值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限度要求,则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及“等价交换”即“等量劳动相交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