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4762 47
2007-04-11


“价值”应该是什么呢?我想在具体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先要明白价值所要表现的是什么,就是要先恢复其本意,也就是指某物被用来交换(或可被用来交换时)的“平均价格”或“中心价格”之意,是衡量财富的量。我相信这是为最广大人民所接受的。当我们要揭示“价值”的本质时,我们有必要回过来看一下所谓的本质是否偏离了“平均价格”或“中心价格”。

那么价值应该有怎样的定义呢?笔者给价值做如下定义:

价值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个人或组织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享受的相对能力。这种相对能力是相对于社会活动中其他个人与组织的。举个例子:若你拥有一片富饶的土地,那么你的能力就强于其他不拥有土地或其他类似的财富的个人与组织,也就是说你所拥有的财富的价值大于他人。如果你与他人共同拥有土地,那么这片土地就不能表现出你与土地共有人之间的能力差异,这时土地的价值就不能表现出来。但是当你与他人形成一个某种形式的组织而拥有土地时,这时土地又表现出该组织与其他组织或个人的能力差异,土地的价值也就表现了出来。

价值是一种相对能力,这就说明了价值是由于稀缺导致的,但稀缺只是诱因,如果产权无法确立,价值就无法确定,并将导致公地的悲剧。价值是生存的能力,这就表明了价值客观的一面,其直接面对的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价值表现为人们享受的能力,这则是由人们主观的审美需求决定,是价值主观的一面,表现为人类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在人们生存得到保障之后才有的。价值表现为发展的能力,这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发展就是为了将来的生存与享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1 11:51:2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4-15 19:17:00

“若你拥有一片富饶的土地,那么你的能力就强于其他不拥有土地或其他类似的财富的个人与组织,也就是说你所拥有的财富的价值大于他人。如果你与他人共同拥有土地,那么这片土地就不能表现出你与土地共有人之间的能力差异”,你这句话太过于强调土地对拥有者的能力影响作用了。一个人的能力不是完全由土地或包括其他类似的财富所决定的,而是由他对自己的效用生产率(设q°为效用量,t为个人具体耗费时间量,效用生产率p°=q°/t°),或对别人的使用价值或功用生产率(设q′为功用量,t为个人具体耗费时间量,功用生产率p′=q′/t)所决定的。但这又与“平均价格”或“中心价格”有何干呢?除非你把具体的个人效用生产率与个人功用生产率折算成抽象的社会平均效用生产率与社会平均功用生产率差不多。

即使是这样,也不是完全由土地或包括其他类似的财富所决定的,而是由这些物质性财富与时间之比率共同决定的呀!

不知楼主认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7 17:47:00

回楼上:

1、一个人的社会能力由其所拥有的社会财富决定,其所拥有的财富包括自然资源、劳动产品和人力资源(包括其本身的劳动能力)。我所说的是产权对价值的影响,对其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及享受能力的影响。

2、你所说的效用量和功用量是什么?如果就是说价值量的话,就用不着创造新名词了。

3、你是否认为价值决定价格?如果是的话,那么价值就不能偏离“平均价格”或“中心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7 19:18:00

哈哈!我回张建平先生的贴子正好回答你,老兄慢慢消费!

当我们把某一社会系统(组织)为参照系时,该系统(组织) 某一时刻的价值流向环节的价值或价格重(中)心,便是抽象、平均(中心)价格(价值)。

我觉得自己的抽象、平均(中心)价格(价值)与马克思的“价值”还是有点不一样的,马克思的是从生产的角度入手,从生产某一产品的平均生产费用(如果是货币则是指与之对应的平均生产时间价值的货币表现),他甚至可能连平均生产费用(平均劳动费用+平均劳动资源费用)与平均劳动费用都未进行分,更不用说联系到平均交易费用与平均效用费用了,可能会认为上面例子中:这个0.0473684(元/个)即是平均劳动费用便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这还不是我称为“抽象”的、平均或中心价格,我认为的是平均交换价格即平均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个平均交换价格是从最初资源利用到的产品的生产,再到惊跃一跳成为商品,最后到消费者的效用产生时的总费用[平均生产费用(平均劳动费用+平均劳动资源费用)+平均交易费用+平均效用费用]与总产品量之比。

从整个价值流向环节的阶段性而言。

产品从被生产出来未交换实现“惊跃一跳”成为商品之初它还是产品而不能叫商品,显然某一物品成为商品时比成为产品时的费用或平均费用(包括时间与品质的折损或产品保质期的逼近、广告费用、厂房折损等等)要大,具体来说,成为产品的生产费用与成为商品的生产费用是不同的,两者之差便是交易费用,以前的经济学理论大多忽略了这一点,马克思也是,当然这可能跟马克思那个重生产不重视销售、推销、物品的使用价值或甚至客户的消费引起的效用,同样道理,产品实现“惊跃一跳”成为商品的产品的部分物品再到满足各个具体的消费者的需要的使用价值(功用)部分的物品(或消费者手中的产品的部分物品消费时引起的消费者的效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价值阶段:①最初始资源的劳动资料;②被生产成产品的劳动资料(资源);③实现“惊跃一跳”成为商品的产品(资源);④满足各个具体的消费者的需要的使用价值(功用)的(资源)。这是个从①—→②—→③—→④的过程,也就是说决定交换比例的不只是产品生产时间同时还应考虑交换时间[产品生产时间+“交换时间”=“商品生产时间”(或“生产交换时间”)],随着认识的加深还可以应考虑物品的“功用时间”或“效用时间”。从上面的空间的分折中我们明白了价值流向环节的阶段性之后,为了更接近现实,因此,我提出把劳动生产率细分为:①产品生产率—→②商品生产率—→③使用价值(或功用)生产率—→④反馈给主体的“效用生产率”,我们如想对效率的最大化,就必须使实现功用或效用的资源最大地接近于最初始资源的利用,这其实正体现我们大家想实现的循环经济,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相结合。当然这是具体的资源费用的描述。

因此,费用可以分为具体产品费用、具体交易费用、具体商品费用、具体使用价值费用、具体效用费用、平均产品费用、平均交易费用、平均商品费用、平均效用费用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7 20:09:00

楼上的,论坛是讨论的场所。最好是一点一点来讨论,这样才不会跑题。如果你认为以上有必要说清楚的话,还是另外起一个题目吧。不然我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17 20:30:00
以下是引用zmdong0在2007-4-17 20:09:00的发言:

楼上的,论坛是讨论的场所。最好是一点一点来讨论,这样才不会跑题。如果你认为以上有必要说清楚的话,还是另外起一个题目吧。不然我会

你有什么不明白但请说明,我乐意解释,不过我敢说这些己是以人本价值论的核心部分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