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870 65
2007-07-02
经济学认为,个体行为在约束条件下求利益极大化。这,是肯定的。
但是,像我国政府这样明显自相矛盾的政策,也太欺人了,抢钱也不过如此。
比如,印花税,从千分之一提高到千分之三,加上证券公司的手续费,一年下来,按2000日均成交量算吧,也大大多于上市公司总利润,这样的市场能投资吗?能不投机吗?
又比如,一级市场上发行股票市盈率之高,如人寿97倍,平保、兴业银行75倍,交行、中信银行58倍,中国远洋98倍,为什么有关部门在审查、监管时没有把市盈率监管住,为什么那时候不高了?
再来说说把市盈率高低作为判断市场有否泡沫的观点。动不动与美国比较,与欧洲比较,说人家市盈率20倍,低,我们,30几倍,高了。请问,人家是按几十只样本股票作的统计,我们是按整个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统计的,有可比性吗?人家股票是全流通的,我们是只有三分之一流通的,有可比性吗?人家美国利率是五点多,我们实际利率是负的,这两种利率情况下,来比较市盈率,有可比性吗?人家美元在跌,我们人民币在升值,这两种情况下,动态市盈率有可比性吗?
寻租,我认为,一定条件下,可以的。但这样连基本经济逻辑都不通的寻租,与有抢有什么区别?
好在,资本开始行动了,不是政府说什么,我资本一定要做什么了。与市场规律不符的,肯定要被淘汰的,渐进的不行,暴力的革命性的,也可能的,不是说说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7-2 22:24:00
已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 22:48:00

领导阅读文件,有时也有个批注什么的,楼上,批阅后请指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 22:50:00

某种程度上,四段和五段的内容是矛盾的:既然不要动不动和美国比,为什么就不可以有几十倍的市盈呢

中国股票发行史上并非没有过规定市盈率上限的时期,但其负面作用,有目共睹。股市是给资产定价的,管制市盈率其实就是价格管制,众所周知,价格管制是效率的天敌,不论是98倍还是58倍市盈,那是发行人和认购者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即便后来投资者亏了,也只能认赔,否则,我昨天买的股票,今天跌了,是不是也可以找政府索赔呢,那敢情好

股票是否全流通(姑且认为中国股市并非全流通的)和股票定价的关系,恕我愚钝,实在想不出这二者间的逻辑联系:三分之二不流通的股票,就可以买的比全流通的股票贵?

至于本币升值背景下国内资产价值的重估,纵然有日本等一些国家的经验支持,但其逻辑证据我也一直没弄太明白过。没错,本币升值背景下国内资产对非居民的确应该更有吸引力,但对所有交易结算都是通过本币进行的国内投资者而言,我实在想不出股价因本币升值而上涨的理由,恰恰相反,我倒知道本币升值会让某些产品外销的企业日子更不好过些。教科书上的理论告诉我们,货币升值对本国宏观经济是一大“利空”,但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对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倒成了“利好”

想不明白的东西实在太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 22:54:00
楼上,问题还是一个一个说吧,这样讨论起来主题集中点,否则,不易在一个帖子中说具体,说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7-2 23:03:00

先说明一下4段与5段的关系。

4段是接着3段说的,主要意思是说,一级市场上都这么高的市盈率了,为什么二级市场上不可以更高?监管部门承认一级市场高市盈率,也就得承认二级市场可能更高的市盈率,要是从这个角度说,投机是必然的。

5段是说明,我国与美国市场的市盈率,没有可比性,所以,不要仅凭市盈率来判断市场是否有泡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 23:03:3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