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64 7
2013-05-13
马克思在其政经中认为商品的价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部分,却没有说明这两个部分是如何结合在一个实体当中的。那么我们从他的逻辑演绎也猜不到是怎么结合的。其实对于这部分他不能给出任何的信息,因为任何的表述都会推翻资本不创造价值这个结论。读者可以大胆的猜测他所说的这个结合也许是相加,也许是相乘,也许是其他函数关系。结合马克思的研究工具运用能力,相加的可能性更大。那么,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是进一步演绎得到了资本在商品中转移没有发生价值增加。这个就是一个明显的误导。马克思表述的资本在价值生产过程中的转移就是设备折旧的含义,在这里他绕了很大的弯。但是也不能这么直说,因为劳动也是得到了工资的,在价值生产过程中也可以按照工资的那部分进行对等转移。由于在他的生产里没有其他要素的位置,而且分析的对象是资本,所以为了避免混乱,把折旧以外的部分价值都归因于劳动的功劳。其实这个分析方法放到劳动身上也同样适用,可以把工资以外的价值全归因于资本的功劳。所以,为了证明他的目的,又引入了劳动和劳动力相分割的概念。且不论这个分割的假设是否合理,同样也可对资本进行类似的分割。按照马克思的分析方法,如果将资本也分成两个概念,一个概念获得折旧,另一个概念创造价值,岂不是资本也创造新增加的价值?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写几十年的书也不这么做。因为这个是他理论当中的自相矛盾。
   其实跳出上面的思维,可以用直接浅显的语言回答资本是否参与价值增加。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不可分割的,两者不能相互独立存在。一个正常的逻辑是,如果资本对这两者的任意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那么资本对价值增加肯定是有贡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3-5-13 15:14:24
兄弟呀,马克思认为资本是死劳动也,所谓死劳动剥夺活劳动,干得越多,活得越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4 16:41:04
斯拉法回答了你所提出的质疑。  这可以用如下一个简化的种植麦子的模型来说明:

    资本C( 麦子种)+ 劳动L = 产品Q(收获麦子)

    净产品Q' =产品 Q- 麦子种C
   
净产品的价值用劳动表示出来就是: L / Q'.
或者净产品的价值用年初的麦子种C 和由上年麦子的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代表本年劳动投入L 的麦子V(L)表示出来就是: [C +V(L)] / Q .
只要收成好,而不是歉收,就有: [C +V(L)] / Q < 1 . 即用麦子表示的投入产出比小于1. 或者说,麦子的收获Q大于用麦子表示的投入[C +V(L)] .

在经济学上,价值的定义就是投入产出比。至于这种价值表示是用劳动来表示,还是用产品来表示是没有关系的事情。现代经济学不谈价值,但这个价值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它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6 11:00:45
冷眼老克 发表于 2013-5-14 16:41
斯拉法回答了你所提出的质疑。  这可以用如下一个简化的种植麦子的模型来说明:

    资本C( 麦子种)+  ...
你的净产品价值的式子是错的。马克思的观点含糊不清是在这个位置。首先认为商品的二重性不可分割。模型却用线性模型。理论上认为是不可分割的,模型上认为是可分割的。他还有没有学术道德底线?
还有,你的那几个不等式的理论基础估计你自己也不是很明白,也许在你看来那个个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实那几个不等式的基础是经济理性人假设。如果承认经济理性人假设,那么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假设基础就不成立了。所以你用那些不等式想说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不合理的,是走不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6 11:03:15
庞巴维克认为,价值永远是一种主观评价
记住这点就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16 11:37:42
资本不创造价值
—— 资本是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可以倍增的,创造价值的是生产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