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盛传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收入分配改革又一次成为一些媒体最热门的话题。有网友在强坛发帖提出:八年的“分配方案”只需写下四个字:按劳分配!也有网友发帖认为:并非“按劳分配”四字就解决问题了。盼铁成钢觉得,正确认识、理解按劳分配,对搞好的分配制度改革的确很有意义。
收入分配改革——必须深化对按劳分配的认识!
盼铁成钢
马克思主义对阶级社会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生产资料完全公有制、没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等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了将实行按劳分配并进而发展到实行按需分配的科学预测。
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分配方式、制度的科学预测,既是社会主义分配发展的方向、原则,也是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必须坚持的方向、原则。
中国在六十年前就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把按劳分配分配的方式、制度作为必须坚持的方向、原则写入宪法,无疑是必须的。
已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们,希望能通过分配制度改革,尽快实现按劳分配,这样的理想和愿望是良好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不是任何国家,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能实行按劳分配?能不能实行按劳分配,关键要看人们所处的现实条件是否与理想、愿望——实行按劳分配相符。
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新生政权的诞生,进步、发展到能够实行按劳分配,必然有一个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向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过渡的过程,是一个既不能长期因袭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又还不能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
那么实行按劳分配究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基本条件呢?
【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
根据马克思的设想,按劳分配要有一些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只有实行全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有可能使全体劳动者能够平等地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才能够消除由于生产条件占有的不同造成的劳动者在分配上的差别,使劳动成为消费品分配的唯一因素。
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这些条件包括足够的生产资料可供投入生产,不仅保证人人就业,而且为劳动者选择职业提供充分的自由。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
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各项扣除。劳动者除了可供个人消费的消费资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 逄锦聚等主编:《政治经济学》,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这里列举的4项显然还只是“一些前提条件”所“包括”的一部分。
中国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显然并不具备实行按劳分配的上述所列举的前提条件。因此,中国尚处于前述所讲的“既不能长期因袭旧的分配方式、制度,又还不能实行按劳分配的方式、制度的历史阶段”的初级阶段。因此,无论是长期因袭旧的分配方式、制度还是把按劳分配强加于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不仅在理论上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并且无益、乃至有害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
有的人总以为只要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具备了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有的人总想在刚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时就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并以为这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
殊不知,在马克思看来,“以自由联合劳动的条件去取代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因而没有把公社作为可以实行按劳分配的政治形式来看待,而是将逐步完成经济改造,“把劳动从垄断劳动者自己所创造的或是自然所赐予的劳动资料的那批人篡夺的权力(奴役)下解放出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视为新生政权的一项实质性任务。
“以自由联合劳动的条件去取代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需要相当一段时间才能逐步完成(这是经济改造)”。
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用“相当一段时间”,通过“经济改造”,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逐步成为“自由联合劳动的条件”,就必须通过逐步“使劳动从经济上获得解放”逐步完成“经济改造”,逐步实现“把劳动从(奴役)下解放出来”。
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马克思所说的这个“经济改造”过程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改革是不是该深化对按劳分配的认识?是不是该企图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体的认识误区?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邓小平.
小平同志对大家讲的“这个道理”:道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共同富裕。指明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既指明了增加财富的途径——通过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又指明了分配财富的途径——通过逐步“消灭剥削”来“消除两极分化”——分好“蛋糕”。
分配制度改革,不仅要深化对按劳分配的认识,解放思想,走出企图实行按劳分配或按劳分配为主的误区,而且必须遵循小平同志所讲的“这个道理”,即变革旧的分配制度,开创新的——能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