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川
摘要:众所周知,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商品和价值都是在交换领域中产生的,是交换的结果而不是交换的原因。那么,马克思分析商品和价值为什么不在交换过程而在生产过程呢?《资本论》的目的是想通过商品分析,找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因为无产阶级绝大多数都是在生产领域,并且无产阶级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所以,只有“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才对无产阶级革命有利。这就是《资本论》选择在生产过程研究商品的根本原因。研究目的决定研究路径,阶级立场决定劳动价值理论。
关键词:资本论、商品、价值、研究路径。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就说:“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①马克思在这段话里很清楚地说明了商品首先是一个有用物,其中连半个交换的字眼都没有提到。尽管从需要能够联想到交换,但是,就连这一点希望也被马克思断然否决了。
接下来马克思给出了使用价值的定义并把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一个因素:“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钢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②这段话进一步说明了商品是有用物或使用价值。还是没有说明商品是交换物和交换属性问题。
在谈到交换价值的时候马克思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③可算谈到了交换价值,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说明商品首先是交换物和交换属性问题。只是说明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马克思认为“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吨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吨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④
由于马克思认为交换价值是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所以认为两种不同使用价值无法比较,“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⑤
最后,马克思撇开了商品体的使用价值,从劳动产品中找出了抽象劳动,把抽象劳动当作了商品的价值。“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⑥
众所周知,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如果没有交换就根本没有商品可言。交换环节和交换过程是形成商品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就连恩格斯和马克思都是承认的。恩格斯说:“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⑦马克思自己也说过:“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⑧
但是,从上面几步来看,马克思是把商品从交换领域拿到生产领域来分析的,决定商品和价值的因素都是劳动因素而不是交换因素。他没有说明商品是交换物,没有说明交换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认为商品的属性就是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有用物)和价值(劳动物)。那么,马克思分析商品和价值为什么不在交换过程而在生产过程呢?《资本论》的目的是想通过商品分析,论述资本的产生和积累过程,找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因为无产阶级绝大多数都是在生产领域,并且无产阶级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所以,只有“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才对无产阶级革命有利。这就是《资本论》选择在生产过程研究商品的根本原因。研究目的决定研究路径,阶级立场决定劳动价值理论。
注释:
①、《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47-48
②、《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48
③、《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49
④、《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49-50
⑤、《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50
⑥、《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51
⑦、《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54
⑧、《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2.htm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