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467 22
2008-04-17
关键词:销售劳动   生产劳动
        许多劳动价值论者认为,商品的价值只反映商品运送到市场以前的劳动量,包括了生产劳动和运输劳动,但不能包括销售劳动。因为商品一旦运送到了市场上,就有了比较固定的价格,任凭销售劳动的增加也不会提高商品的价格。即使商品的价格提高了,也与销售劳动无关。
        效用价值论大师萨伊也反对销售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他曾说,西班牙的酒运送到巴黎后,“酒的价值的确增高了,但所以增高,是由于运输的关系,不是由于交换行为增高,也不是在交换时候增高”(《政治经济学概论》第66页)。他说的交换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指销售劳动。
        实际上,销售劳动不能增加商品价值的观点违背逻辑,经不起推敲。
        根据早期的产品交换原则可知,商品生产者的活劳动换取的货币数量应该等于货币生产者用等量的活劳动能够生产出来的货币数量。由于货币产量就是收入,因此,货币生产者获得收入时不需要耗费销售劳动。然而,商品生产者不但要耗费生产劳动,还要耗费销售劳动才能获得收入。如果商品耗费的活劳动不允许包括销售劳动,那么,商品生产者必须额外付出销售劳动才有可能获得与货币生产者相等的净收入。这样,商品与货币的交换必然违背“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于是,商品生产者将涌向货币生产行业,竞争的结果必然迫使货币生产者承认,商品耗费的活劳动可以包括销售劳动。换句话说,早期的销售劳动能够增加商品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22 08:36: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3 12:23:00

那这销售劳动创造的价值里,是否包含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被商业资本家无偿占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3 12:49:00
 我说的是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那时怎么会有剩余价值!我的意思是,在小商品生产时代,销售劳动可以创造价值,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同样的逻辑,销售劳动同样可以创造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4 15:52:00
你所谓“销售劳动同样可以创造价值”,所依据的不过是在小商品生产时代,而且是在货币出现以后,一般来说,普通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不具备直接同其它商品交换的能力,而货币生产者生产的货币却具有直接交换能力。
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你所谓的销售劳动,实质上是普通商品生产者和货币生产者之间讨价还价的斗争在普通商品生产者或者说是卖方的表现,这种斗争也耗费了他们的劳动,注意到,不单单耗费普通商品生产者,而且也耗费货币生产者的劳动。要是按照你所说的销售劳动创造价值的话,那么你也可以说购买劳动也创造价值了。但是,购买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吗?
或许,你是从现代资本主义的观点来看,或者直接来说,是从销售学的观点来看,销售付出了很多劳动。这样的话,一方面,你是让小商品生产者来学现代资本主义销售学;另一方面,你忘记了,现代采购也是要付出很多劳动的。
或者,你看到的是商品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形,比如今天的中国,销售是困难的,普遍来说,销售是付出很多的劳动。但是这个生产相对过剩的情形在小商品生产时代并没有发生过。而你的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逻辑是从这里推导的。
即使你抛开小商品的清形,直接拿资本主义生产的情形(按照你的回复,你的理论也适用于资本主义),那么你怎么解释生产繁荣,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时期的事情?那时候,购买要花费很多劳动,难道可以反过来说,货币生产者的购买劳动创造价值?按照你的逻辑,如果货币耗费的活劳动不允许包括购买劳动,那么,货币生产者必须额外付出购买劳动才有可能获得与普通商品生产者相等的净收入。这样,货币与普通商品的交换必然违背 “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于是,货币生产者将涌向普通商品生产行业,竞争的结果必然迫使普通商品生产者承认,货币耗费的活劳动可以包括购买劳动。换句话说, 购买劳动能够增加商品的价值。看看按照你的逻辑推导出来的结果吧,太轻率了。

如果你真是愿意实实在在的讨论一些问题的话,在这里也可以对你的价值演化论做一点评析,我看到的你的价值演化论的文章不多,好像这里发布的有20多篇吧,但是我看的基本上也就是我有回复的几篇,所以评析有可能失之偏颇。但是就我看到的那些部分,以及联系到你说的所谓的“价值演化论”的命题,我可以非常明确地指出这里面的错误,先请看一段恩格斯写的文字,尤其是我对文字加粗的几句:
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点出发,全部商品生产,以及价值规律的各个方面借以发生作用的多种多样的关系,就象《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所叙述的那样发展起来了;因此,特别是使劳动成为形成价值的唯一因素的那些条件发展起来了。而且,这些条件是在当事人并未意识到的情况下起作用的,只有通过辛勤的理论研究才能从日常实践中把它们抽象出来,因此,它们是按自然规律的方式起作用,马克思也已证明,这一切都是从商品生产的性质中必然发生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进步,是向金属货币的过渡。但是这种过渡也造成了如下的后果: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这一事实,从此在商品交换的表面上再也看不出来了。从实践的观点来看,货币已经成了决定性的价值尺度;而且,进入交易的商品种类越是繁多,越是来自遥远的 地方,因而生产这些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越是难以核对,情况就越是这样。此外,货币本身最初多半来自外地;即使本地出产贵金属,农民和手工业者一方面仍然无法近似地估计出花费在贵金属上的劳动,另一方面,对他们来说,由于习惯于用货币进行计算,关于劳动是价值尺度这种属性的意识已经变得十分模糊;货币在人民大众的观念中开始代表绝对价值了。”(见《资本论》第三卷增补之价值规律和利润率一篇)

价值贯穿于商品生产的始终,是商品本身包含的内在属性,凭借感性认识是看不到的,只有通过理性的分析(辛勤的理论研究)才可以认识到。我们感性认识可以看到的首先是商品的价格,然后从历史事实或者现存的小商品生产关系依然发生作用的地方偶然可以看到的交换价值。但是,无论是价格还是交换价值(我们这里不探讨交换价值的历史发展了,这个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有详尽的分析),都只是价值的形式,是价值在商品流通或者商品交换中表现出来的形式。就单个商品来分析,它的价值是不可触摸的,它的价值只能表现在交换关系之中。但是,就象我们不能将引力的表现方式当作引力本身一样,同样也不能把价格和交换价值(这二者是价值的表现方式)当作价值本身。而你的价值演化论提到的很多观点和证据都是将价值的表现方式当作价值本身,这正是我认为你的价值演化论错误的实质所在。具体你可以参考我对你部分价值演化论文章的评析。

在这里,多说几句,引力的表现太多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牛顿的把我们日常所见的不同的现象统一起来,给出来中观世界中引力的作用方式的完美数学表达,但是他也没有给出引力的实质,而把这个问题留给了他的读者。而他的读者之一,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上道出了引力的实质:时空弯曲;这些都是抽象的结果。马克思也是研究了商品价值表现的不同形式而抽象出价值概念的。
如果拿价值表现的不同形式来当作价值本身,岂不是等于拿苹果砸在头上来直接等同于牛顿或者爱因斯坦的理论?不同的是,苹果砸在了牛顿头上,牛顿受启发去研究,牛顿的书砸在爱因斯坦头上,爱因斯坦困惑了,也去研究,去研究本质的东西。不论马克思的理论正确与否,至少马克思指出并研究了本质的东西;而大多数如马克思所说的浅薄的经济学家呢?却依然抱着表面的东西不放,满足于事物表面的联系,而不去探求事物的本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24 18:15:00
以下是引用qksh在2008-9-24 15:52:00的发言:
       你所谓的销售劳动,实质上是普通商品生产者和货币生产者之间讨价还价的斗争在普通商品生产者或者说是卖方的表现,这种斗争也耗费了他们的劳动,注意到,不单单耗费普通商品生产者,而且也耗费货币生产者的劳动。要是按照你所说的销售劳动创造价值的话,那么你也可以说购买劳动也创造价值了。但是,购买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吗?
       按照你的逻辑,如果货币耗费的活劳动不允许包括购买劳动,那么,货币生产者必须额外付出购买劳动才有可能获得与普通商品生产者相等的净收入。这样,货币与普通商品的交换必然违背“等量的劳动互相交换”的原则。于是,货币生产者将涌向普通商品生产行业,竞争的结果必然迫使普通商品生产者承认,货币耗费的活劳动可以包括购买劳动。换句话说, 购买劳动能够增加商品的价值。看看按照你的逻辑推导出来的结果吧,太轻率了。

  销售劳动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和货币生产者之间讨价还价的斗争?这是你个人的意思吧!难道把商品发到市场,堆放整齐,取货样给客户看,称量商品,点验货币,向客户介绍商品、夸耀商品,等等,这些工作都不是销售劳动吗?我看是你太轻率了吧!

  你把购买劳动看成仅仅是货币生产者的劳动,商品生产者就没有购买劳动了吗?关于购买劳动创不创造价值,不是这篇短文的内容,不跟你多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