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1097 63
2014-07-10

我们通常这样想,生产力发展了,生产的财富就多,那么我们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所以我们都盼望发展生产力。因此,当改革提出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时候,我们无不拍手称赞,似乎是为我们着想。


从古至今,生产力提高上百倍都不止。以前一个人种一亩地都很吃力,现在一个人种100亩都不觉得费劲。以前一个人一天能织几尺布,现在能织多少?


然而,生产力提高这么多,好处都让谁得到了呢?


3000多年前,帝王住茅草屋,富人也住茅草屋。夏天帝王照样被热得乱转,只能用扇子呼哧呼哧地扇。那个时候,穷人也住茅草屋,只不过比富人的矮小,最差的也得是简易棚。天热的时候,穷人也是扇扇子。所以,那个时候生活水平差距不太大。

现在,富人住豪华别墅,有中央空调,还有汽车、飞机、游轮。而穷人呢,依旧住茅草屋、简易棚,热天还是呼哧呼哧扇扇子,走路还是靠天生的两条腿。





生产力的发展,让富人的生活天翻地覆,而穷人几乎原地踏步,生活水平差距越拉越大。无疑,生产力发展的好处都让富人得到了。难怪富人天天喊着要发展生产力。


一直到今天,生产力发展的好处都没惠及穷人,将来能不能惠及穷人呢?3000多年实践的检验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还要继续检验一万年?一万年后照样如此。




为什么生产力发展的好处不能惠及穷人?马克思告诉我们,是私有制的陈腐的生产关系在作怪。

私有制必然产生商品交换,产生买卖。有钱就能买,没有钱就不能买。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就是私人占有,人们互相交换产品的关系。而由于工人和农民都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购买力极低,就买不起需要的消费品,所以生产力提高了,尽管生产出来又好又多的消费品,但是穷人无福享受。多的怎么办?资本家情愿让它们烂掉。




不改变私有制的这种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无论怎么提高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再大,穷人也得不到好处,只能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杜甫时代,天下寒士没房子住,一千多年过去了,到今天生产力提高了100倍,天下寒士仍然没有房子住。再过一万年,还是这个样子。最多也就是能住上个低劣的廉价房、廉租房,还要受许多白眼,还得让人逼着感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了,就要求生产关系也要发展。当今发达的生产力迫切要求改变私有制陈腐的生产关系。这种陈腐的生产关系不改变,不仅穷人的生活不能改善,而且还会造成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还会阻碍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私有制里,没有统一的生产计划,都闭着眼生产,不知道全社会的总需要是多少,也不知道总产量是多少。而生产力提高了,几乎一开动机器马上就要相对过剩,一相对过剩就要被浪费,而穷人还得不到。牛奶往海里倒、住房闲置都是例子。最近北京的蕃茄大战,近万斤蕃茄被糟蹋。今年南京的西瓜很多被喂猪了,更多的则烂在地里。可是穷人想吃还吃不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一相对过剩了,生产就要萎缩,甚至停产,不仅造成财富浪费,还造成生产力的浪费,还阻碍生产力继续提高。小水泵抽水都过剩,就不能换大水泵。

所以,马克思认为,要想使人人都幸福,要想没有浪费,要想使经济健康发展,必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进步,要把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不能只片面发展生产力,唯生产力论。

实行公有制,必然实行计划经济。整个社会的生产就有了统一的计划,按人口生产,按需要生产,生产出来就分配给人民,不会产生过剩现象。即使计划不太准,生产多了,下次照样分配,不能造成浪费。南京的西瓜多了,往全国一运,分配下去,还多吗?白给的谁不要?还不够分的呢。这样不仅不能造成浪费,也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而发展生产关系比发展生产力要困难得多。发展生产力是自然科学上的事情,这个几乎不受人为的阻碍,而发展生产关系则是经济制度上的事情,要把私有制变为公有制。这会损害富人的利益,会受到富人的拼命阻挠。富人阶级极其自私,没有社会责任心,不关心穷人死活,不关心社会财富和生产力被严重浪费,不关心生产力被严重阻碍,只关心自己的蛋糕有没有人动。富人有钱,有权,有军队,有御用文人。这条前进的道路上,碉堡、壕沟、绊马索、铁蒺藜、迷魂药、烟雾弹、滚木礌石、糖衣炮弹,什么都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7-10 09:12: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32:12
生产力没有惠及穷人的原因在我的身上却是一些打着为公旗号的权奸用的阴谋诡计,故意压低工资。写这个有用么?富人难道都是反对公有制的吗?公有制社会就没有穷人吗?
这篇文章,不过是让我国进入不切实际的道路罢了。倘若再唧唧歪歪,我就将马政经的错误公之于众!像苍蝇一样恶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09:38:56
改革开放前,富人怎么样不知道,但是穷人吃不饱穿不暖;
三十年来生产力发展,富人固然纸醉金迷,但是今天有多少人真的再挨饿?电视、电脑、手机基本都普及了吧?

要看生产力发展对人民生活水平有没有影响,最简单的一个数据,平均寿命就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0:36:18
客观来讲,生产力发展了,社会财富日益增长。从结果看,富人拥有了较多的社会财富,穷人占比较小。

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一项服务或产品,比起以前,为了享受到独特的物质以及服务,现在的富人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可以享受到。就像别墅或优美的自然环境、航空服务,现在富人选头等舱需要付出较多的差价。这个差价也在日益增加。

同样,穷人享受到了较小成本就能获得的物质和服务,公交、网络等等。

想获得独特的区别于人的享用资源,需要付出的代价比以前大得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7-10 14:40:38
楼主对于基本的经济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就在那里嚎叫计划经济了。
我这样说,是有根据的,举楼主的举的一个例子来辨析。
楼主说了个西瓜丰收后喂了猪或者烂在地里的情形。他说,富人宁肯把东西烂掉也不肯提供给穷人,如果搞了计划经济,由官僚机构把西瓜往穷人家里一分,穷人就享受计划经济的好处了。这种想法,说明了楼主绝对是经济问题的门外汉。
首先,任何专业生产者都是追求利润的,那么,生产出来又不卖,那么一定是追求利润的过程出了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卖了东西,不但不能得到利润,反而是亏损的,那么,已经错误地生产了,那么问题就是在卖与不卖之间抉择。抉择什么呢?抉择亏损最小的方式。所以,不卖比卖亏损要少的话,当然选择不卖,也就是不把西瓜送给穷人。具体的原因,就在于生产西瓜的费用很低,效率很高,但是运费太贵,拦路抢劫的太黑,所以瓜农或者瓜商,承受不了,所以,干脆什么也不干,让瓜烂在地里,自认倒霉。计划经济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可能也不可能。可能是说,通过强制力,人为地压低运费(当初是人为地提高运费),似乎问题由计划经济解决了,其实,瓜农或瓜商在低运费情形下,一样能够便宜地向穷人供应西瓜。不可能是说,官僚资本主持的“计划经济”,贪婪起来,不但不降低运费,而且增加运费,这个时候,计划经济的清单里,西瓜的生产就会被取消,因为它根本就不能调动公有制农场种瓜的积极性。
一句话,市场有交易成本,计划同样有其活动成本。计划经济的拥趸,根本就不懂经济常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