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这样想,生产力发展了,生产的财富就多,那么我们的生活水平就会提高。所以我们都盼望发展生产力。因此,当改革提出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的时候,我们无不拍手称赞,似乎是为我们着想。
从古至今,生产力提高上百倍都不止。以前一个人种一亩地都很吃力,现在一个人种100亩都不觉得费劲。以前一个人一天能织几尺布,现在能织多少?
然而,生产力提高这么多,好处都让谁得到了呢?
3000多年前,帝王住茅草屋,富人也住茅草屋。夏天帝王照样被热得乱转,只能用扇子呼哧呼哧地扇。那个时候,穷人也住茅草屋,只不过比富人的矮小,最差的也得是简易棚。天热的时候,穷人也是扇扇子。所以,那个时候生活水平差距不太大。
现在,富人住豪华别墅,有中央空调,还有汽车、飞机、游轮。而穷人呢,依旧住茅草屋、简易棚,热天还是呼哧呼哧扇扇子,走路还是靠天生的两条腿。
生产力的发展,让富人的生活天翻地覆,而穷人几乎原地踏步,生活水平差距越拉越大。无疑,生产力发展的好处都让富人得到了。难怪富人天天喊着要发展生产力。
一直到今天,生产力发展的好处都没惠及穷人,将来能不能惠及穷人呢?3000多年实践的检验已经足以说明问题了。还要继续检验一万年?一万年后照样如此。
为什么生产力发展的好处不能惠及穷人?马克思告诉我们,是私有制的陈腐的生产关系在作怪。
私有制必然产生商品交换,产生买卖。有钱就能买,没有钱就不能买。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就是私人占有,人们互相交换产品的关系。而由于工人和农民都受到了严重的剥削,购买力极低,就买不起需要的消费品,所以生产力提高了,尽管生产出来又好又多的消费品,但是穷人无福享受。多的怎么办?资本家情愿让它们烂掉。
不改变私有制的这种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无论怎么提高生产力,就是生产力再大,穷人也得不到好处,只能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杜甫时代,天下寒士没房子住,一千多年过去了,到今天生产力提高了100倍,天下寒士仍然没有房子住。再过一万年,还是这个样子。最多也就是能住上个低劣的廉价房、廉租房,还要受许多白眼,还得让人逼着感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了,就要求生产关系也要发展。当今发达的生产力迫切要求改变私有制陈腐的生产关系。这种陈腐的生产关系不改变,不仅穷人的生活不能改善,而且还会造成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还会阻碍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私有制里,没有统一的生产计划,都闭着眼生产,不知道全社会的总需要是多少,也不知道总产量是多少。而生产力提高了,几乎一开动机器马上就要相对过剩,一相对过剩就要被浪费,而穷人还得不到。牛奶往海里倒、住房闲置都是例子。最近北京的蕃茄大战,近万斤蕃茄被糟蹋。今年南京的西瓜很多被喂猪了,更多的则烂在地里。可是穷人想吃还吃不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一相对过剩了,生产就要萎缩,甚至停产,不仅造成财富浪费,还造成生产力的浪费,还阻碍生产力继续提高。小水泵抽水都过剩,就不能换大水泵。
所以,马克思认为,要想使人人都幸福,要想没有浪费,要想使经济健康发展,必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时进步,要把私有制变为公有制,不能只片面发展生产力,唯生产力论。
实行公有制,必然实行计划经济。整个社会的生产就有了统一的计划,按人口生产,按需要生产,生产出来就分配给人民,不会产生过剩现象。即使计划不太准,生产多了,下次照样分配,不能造成浪费。南京的西瓜多了,往全国一运,分配下去,还多吗?白给的谁不要?还不够分的呢。这样不仅不能造成浪费,也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而发展生产关系比发展生产力要困难得多。发展生产力是自然科学上的事情,这个几乎不受人为的阻碍,而发展生产关系则是经济制度上的事情,要把私有制变为公有制。这会损害富人的利益,会受到富人的拼命阻挠。富人阶级极其自私,没有社会责任心,不关心穷人死活,不关心社会财富和生产力被严重浪费,不关心生产力被严重阻碍,只关心自己的蛋糕有没有人动。富人有钱,有权,有军队,有御用文人。这条前进的道路上,碉堡、壕沟、绊马索、铁蒺藜、迷魂药、烟雾弹、滚木礌石、糖衣炮弹,什么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