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831 2
2015-01-01

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1)前言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重生再造

劳动价值论源远流长,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各种挑战与质疑以及不断有人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正”与“改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也不能幸免。这期间,有许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追随者与捍卫者”致力于克服现实提出的各种挑战与质疑,并为之进行很难自圆其说的辩护与论战;更有不少人积极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各种思路,但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取得能够圆满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种挑战与质疑的有突破性的共识。这种现况一方面说明劳动价值论有一定的天然的合理性,人们不愿弃之不顾;另一方面也说明流行的劳动价值论的认知方法和基本概念及其所导出的原理的确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致命缺陷,只在已有的框框内打转转是没有前途的,劳动价值论要重生再造。

不同的人读同样的著作,由于关注的角度不同,读出的味道会很不相同的。诸如许世友大将读毛泽东所喜爱的《红楼梦》却说“写的是吊膀子的事”。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革命者的解读和建设者的解读或者理论家的解读其味道也会是很不相同的。一百多年来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以马克思理论为指导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们的学习和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相对稳定的诸如劳动创造价值等等的认识(我称它为流行观点),反对派也是认同这些认识并以这些认识作为非难的对象,这也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最受诟病的地方。实际上流行的解读或者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诸多的误解与曲解,或者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确有致命缺陷。

大家知道,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灵魂曾被我国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追随者与捍卫者”甚至反对者都认同概括为一句话——“劳动创造价值”。流行观点的这句话既反映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追随者与捍卫者”以及反对者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共同理解与认识,又凸显了这种共同理解与认识正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致命缺陷之所在。百来年的争论实质上皆是围绕“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句话的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而进行的:诸如流行观点中的“劳动”只有两种时态,缺失了人类劳动中的极为重要的三足鼎立的劳动时态中的将来时态的劳动(即现在时态的活劳动、过去时态的死劳动以及将来时态的劳动,包括过去将来时态的冻结状态的社会性潜劳动),在计量社会总劳动时,也就忽视了社会性潜劳动的作用与贡献。……;流行观点中的商品“价值”是脱离市场交换的单方面在生产领域中就创造出来的静止的先验的实体,并将它视为本质的内容,进而又将交换价值看成只是现象与形式,即把商品价值与交换价值看作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实际上商品价值就是商品交换价值,是一回事,它只出现在商品交换之中,它是表现交换的结果而不是表现交换得以进行的原因……;流行观点中的“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仅仅是在生产领域中的“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句话也成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追随者和捍卫者”的金钟罩、铁布衫。一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评都能据此轻易地化解:因为既然商品“价值”是脱离市场交换的单方面在生产领域中就创造出来的静止的先验的实体,则只有“活”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活动(因为“创造”是属人的观念),其他“死”的事物是不能进行“创造”活动的;而“活”的“人”在生产领域中的活动就是“劳动”,而且是“活劳动”;……。这一句话中的三个基本概念——“劳动”、商品“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创造”,的确是流行的劳动价值论的灵魂。只有对流行的劳动价值论中的最关键的,但又存在致命缺陷的基本概念“劳动”、商品“价值”以及“劳动与商品价值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给出重大的突破性的发展,活跃我们的理论思维,才能使劳动价值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劳动价值论要重生再造就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这样才能有助于劳动价值论的长足发展与取得共识,有助于统一的和谐的商品价值理论的建构。

现今人们常常不加区别的引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以及国内流行的教科书中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这两种实际上存在着区别的理论观点。其实劳动价值论本义只是指用劳动来说明、表现和衡量商品交换价值(交换能力)大小的一种理论(它忽略了商品交换价值还严重的受外部的非经济的政治权力等等的制约),它一直在与时俱进并不断地分支发展着。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只是其中的一个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处于官方地位的理论分支;而国内流行的教科书中的所解读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则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确是有许多鱼目混珠的地方。在新的一年里,我想隔三差五地首先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作出与流行观点不同的另类深化的解读;其次肯定人们的合理诘难;最后提出劳动价值论要重生再造的一些关键点以化解那些受诟病的地方,阐明商品价值是商品所有者可支配社会劳动的权利。商品价值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社会对个人劳动(广义的劳动,包括诸如马云们的劳动)的贡献的一种评价(即可以转化为多少有效的社会劳动)。因此劳动价值论本质上是一种作为个人劳动对社会的贡献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而且三种时态的劳动都可以表现为商品价值。

本系列文章特别欢迎学术性的挑错与评论,以便有机会时能完善充实结集成书。为了简便起见,在后面的行文中,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的语句,简单以[x,y]标注,x表示卷数,y表示页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的语句,以[选x,y]标注,x表示卷数,y表示页数;引用本系列文章的以本(x)表示;引用其他文献的,则直接完整标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1 20:33:43
帮老哥顶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 17:20:53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5-1-11 20:33
帮老哥顶贴。
谢谢关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