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902 21
2015-10-20

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60劳动价值论重生再造要点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李嘉图难题;历史回顾

5、李嘉图两个难题的新解答——

历史回顾

19世纪初,李嘉图为耗费劳动价值论作了最为透彻的表述和发挥。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论出发点:商品的交换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商品交换应当是等价交换;……。这一学说及其追随者组成了李嘉图学派。然而,这个学派最终却走向了破产。其原因就是李嘉图及其追随者无法合理地解释他的学说体系所遇到的两大难题,而李嘉图学说的追随者所作的辩护更是直接导致了李嘉图学派的解体。

通常认为,李嘉图体系的第一个矛盾是指其价值规律不能解释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的交换。李嘉图和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在资本家雇佣工人的过程中,双方都各自持有对方想要的东西,并且都是自由地用等价物去换取等价物,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是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资本家为了雇佣工人进行生产劳动,付出了等价的代价,因而雇佣工人出卖的是劳动,而工资就是该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然而按照李嘉图的价值规律,如果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是等价交换,那劳动生产结果就不应当有利润产生。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资本家的确得到了比付出多得多的回报,现实劳动生产结果确实产生了利润。获得利润是资本家为什么要与雇佣工人进行交换的目的,如果上述劳资交换不能产生出利润,就不可能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样,李嘉图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等价交换和利润的获得就成为一对矛盾。这意味着雇佣劳动与资本的交换或者是不等价的,即资本家并没有为雇佣工人所付出的劳动支付与之相当的价钱。他相当于是用低价买到了雇佣工人的高价的劳动,然后从这一差价中获取了利润。或者说李嘉图的商品等价交换原则根本就不适用于雇佣劳动与资本之间这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普遍和最重要的交换关系,甚至也可以说成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只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即根本就不是交换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并不存在所谓的商品等价交换关系。当然,我们注意到,通常所认为的劳资关系中的所谓交换,的确存在着一个普通商品交换中所没有的特殊性质,为进行生产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生产组合”中的资本所有者是主导的一方,他掌握着收益的分配权并承担着“生产组合”所存在的系统风险,而普通商品交换中的双方则不存在主导的一方,也不存在系统风险。

通常认为,李嘉图体系的第二个矛盾是其价值规律不能解释等量资本必然获得等量利润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资本家若在不同生产部门中投入了等量资本,但使用了不等量活劳动时,按照李嘉图耗费劳动价值论就必然会生产出了不相等的剩余价值,进而则分别获得了不相等的利润,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生产部门有不同的利润率——等量资本投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将会获得不等的利润。人们看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确不同部门的利润率高低差别是存在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李嘉图所处的时代,即在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各部门之间有机构成的差别已经越来越明显时,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投资,不论使用多少不同的活劳动,却总会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大体相等的利润,即不同生产部门利润率大致相等。资本获得的利润并不是同其所使用的活劳动而是同其资本成比例,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这一现实与李嘉图的耗费劳动价值论也是矛盾的。难道此时商品没有按照其价值在出卖吗?难道李嘉图的价值规律失灵了?李嘉图的反对者抓住这一矛盾进行攻击,而李嘉图学派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最后导致李嘉图学派的失败。

马克思通过指出李嘉图所说的劳动买卖(雇佣劳动与资本的交换)的实质是劳动力买卖来解决第一难题——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这又是与其探讨资本是如何增殖的问题密切相关的。为什么资本家会热衷投资于各个生产部门?因为资本会增殖!即资本家会获得利润。本(57)讨论了马克思由资本的流通公式“G-W-G¢”出发,认为经过流通过程后,G变成了G¢,价值有了增殖,其中的G¢=G+DG。马克思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DG叫作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DG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马克思认为这个增殖变化“必定发生在第一个行为G-W中”。[23,190]即只能发生在“G-W中所购买的商品上”。马克思进一步认为“这种变化只能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即从这种商品的使用上产生。”[23,190]资本所购买的W商品有两项,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什么样的W商品可以使价值发生增殖?由于马克思的耗费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这就意味着要找到一种能提供劳动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劳动只能由人提供。因此这种W商品便是提供劳动的人的劳动力;对于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它是死的物,是资本家从别处以等价交换原则购买来的并已经支付了其成本,因此认为不会发生增殖。因此马克思也就只着重地分析了W商品中的劳动力这单一方面,而疏漏了货币购买到的生产资料荷载着巨量社会性的潜劳动这极其重要的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对于劳动力(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价值,由于资本家相应地支付了工资,那么增殖就只能发生在资本家支付工资这一个过程中。如果资本家支付的工资恰好等于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那么虽然整个过程劳动力创造了价值,但资本家得到的与付出的是相等的,没有获得任何利润,资本家何必多此一举!显然,为了获得利润,资本家支付的工资必然要小于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那么资本家到底会支付多少工资呢?马克思将雇佣劳动力所从事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以抵消资本家为劳动力支付的成本,即工资。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以便能使资本发生增殖,资本家得到了回报,也就是利润。由马克思的上述分析就可以认为,资本家雇佣工人的过程中遵循了等价交换原则——工人的劳动力价值与资本家支付的工资等价交换。但资本家并没有为工人多创造的价值即剩余价值作出额外付出。可见,整个过程中并不违背李嘉图的价值规律!马克思认为,李嘉图的问题只是在于他没有把工资的本质看成是劳动力的价值,而是他错误地认为工资是劳动的价值。

关于李嘉图第二难题,马克思是通过提出他的平均利润和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型的理论来解决的。马克思指出,之所以发生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型,是因为各个部门相互竞争使利润平均化造成的。马克思认为,抛开别的条件(资本周转速度等等),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生产部门会有不同的利润率(因为马克思把利润仅仅看成是活劳动的贡献)。投资于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会进行激烈的竞争。马克思认为,资本有机构成高的生产部门因为利润率低,就会把资本转投到资本有机构成低的生产部门。通过资本转移,资本家会减少对利润率低的生产部门的投资,增加对利润率高的生产部门的投资。因而各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将不断波动,最终将趋向一致,达成平衡。直到形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资本转投才会停止。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型为生产价格。商品不再按价值(即成本加上剩余价值)出售,而是按生产价格(即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出售了。此时资本家获得的利润就似乎只与投入的资本有关了。于是便出现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情况。马克思认为,李嘉图的问题则在于他不懂得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又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在资本家之间激烈的竞争过程中趋于平均,最终产生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情况,这一情况并不违背价值规律。李嘉图只是不理解价值因何和为何转化为生产价格。这就决定了他始终坚持的耗费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不能自圆其说。(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0-20 08:02:25


马经板,最近在升温……请注意引导

[学科前沿] 资本论 (超值白金版)——高清pdf,可编辑,带书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15:16:16
xuguw 发表于 2015-10-20 08:02
马经板,最近在升温……请注意引导

[学科前沿] 资本论 (超值白金版)——高清pdf,可编辑,带书签
谢谢你的关注与提醒。虽然我已发的60个帖子关注的不多,我仍将按原定计划写完今年余下的几个帖子。明年再做新的表达方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16:14:26
重建经济学理论基础,是中国人的机会。
马克思理论与李嘉图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李嘉图才是真正正确的劳动价值论。
所谓李嘉图的难题,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难题,而是当时的人们的理解局限所致。
资本(资本也是劳动)与劳动之间的交换是等价交换,又不是等价交换。是等价与不等价交换的统一 。

1只羊=1匹布

对于这一交换,我们应该看到两点:

第一,甲生产1匹布的劳动量应该超过他生产1只羊的劳动量;乙生产1只羊的劳动量应该超过他生产1匹布的劳动量;

第二,甲这1只羊是为乙代养的,乙这1匹布也是为甲代织的。他们交换的实质是劳动。并且,从整个社会平均劳动

生产率和劳动强度来讲,生产1只羊与生产1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是相等的。


等价交换是相对交易双方的,等价是交易成立的基础;不等价交换是相对整个社会的,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正是这种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分工协作所产生的效率大于单个劳动效率之和。这就是利润的来源。

至于所谓的平均利润问题,那是胡扯,不存在所谓的等额资本获得等额利润问题。

价值转形:一个更大的谎言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55155&from^^uid=3698065


所谓马克思解决李嘉图难题,那更天大的笑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16:52:44
YJDWII 发表于 2015-10-22 16:14
重建经济学理论基础,是中国人的机会。
马克思理论与李嘉图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马克思不是劳动价值论,而 ...
谢谢你的关注与讨论。我在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40)中指出,李嘉图是耗费劳动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4)及(23)中讨论了社会必要劳动问题;关于利润的来源问题,在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58)及(59)中已讨论了。我马上在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61)谈对李嘉图难题的新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0-22 16:53:55


顶帖!!

光山先生的微博_微博
http://weibo.com/1496263003/profile?topnav=1&wvr=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