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37 18
2015-06-05

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3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失误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系统性;整体性

4人类劳动的系统性、整体性

人类劳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在其不断发展演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强烈地呈现出了过去所孤立研究的各简单要素所没有的许多新的特性以及系统整体的特性。现今人类劳动过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发展的阶段。我们对人类劳动过程的认识就不应该再停留在过去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僵化认识上,而应该比前人更深刻、更全面、更具系统整体观点,否则只会扼杀劳动价值论发展的生机。对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劳动的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应该包括下列各点:

(1)、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是不可分割的系统的整体

马克思也是把劳动看作是一个“过程”。所谓“过程”就是包括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以及整体的发展变化。马克思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若劳动者赤手空拳不与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相结合,则潜藏在他身体内的劳动能力(潜劳动)就无法发挥出来,就不会有现实的生产劳动。马克思说了:“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42,92]恩格斯又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第142页。]因此,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过程中的劳动系统的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而且劳动资料还是人类社会性潜劳动在劳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载体和手段。这是人类劳动系统整体性的一种表现。

人类劳动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人类制造并使用工具。严格地说,仅仅直接利用自然界现成资源维持生命的活动不能算作是劳动,只能算作是本能活动。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是一种人类运用知识经验等社会性潜劳动的作用来改变自然资源的状态,增进自然资源对人的有用性的活动。为此,人类首先要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劳动对象的各种属性,在观念上产生加工改造劳动对象的方案,构想并制造出恰当的劳动工具。所以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劳动工具赋有了(冻结着)人类的知识经验等社会性潜劳动,是人类劳动能力的载体。因此,人类的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劳动总是紧密地与制造和使用工具联系在一起的。不能把人类劳动看成仅仅是生产第一线的直接的劳动者自身个体的孤立的活动与作用。

马克思把人类生理劳动器官看作是一种劳动资料并归入劳动主体的作用范畴,它是人类劳动能力发挥作用的一种载体和手段。但是人仅以自身的机体只能有限的直接的作用于自然界。为了更有效的劳动,人类就运用所积累的知识经验等的社会性潜劳动,创造并使用各种人造劳动资料来提高劳动的效能和效率。劳动资料是人类劳动能力(社会性潜劳动)的载体,也是人类社会性潜劳动发挥作用的一种手段。一般说来,各种工具,机器设备等都是人体某些劳动器官的替代,延伸与强化,而且合并有大量人类历史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劳动技能与技巧等等社会性潜劳动,克服了人类生理劳动器官的局限性。因此,各种工具,机器设备等在劳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和人类生理劳动器官是一样的,都是人类劳动能力发挥作用的载体与手段。现代生产劳动中的劳动资料替代劳动者生理劳动器官的活动,或者劳动者生理劳动器官替代劳动资料的活动都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在许多自动化的生产系统中,都附设有手动操作系统,一旦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人们就要用自己的五官,四肢和大脑等生理劳动器官来顶替操作。

就人类初期劳动者个体在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直接进行的重复性劳动来分析,劳动者作为劳动主体主要执行了三种职能:一是直接操作,包括使用简单手工工具;二是作为能源提供动力;三是控制生产过程。流行的劳动价值论正是应用机械决定论的分析还原研究方法对上述劳动职能进行分析后,才将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劳动仅仅界定为是生产第一线的直接劳动者个体的活动及作用。在计量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劳动量时,也只单方面计量生产第一线的直接劳动者个体的“活劳动”时间,机械地把劳动资料看成只是一种“死劳动”,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从根本上忽视了劳动资料所荷载的社会性潜劳动在劳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具有和人类生理劳动器官是一样的这一面——都是人类劳动能力在劳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载体和手段,劳动资料的这方面的作用应和人力作同样的处理。生产第一线的直接劳动者的许多职能不断地由劳动资料来执行的现象,其实质只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断以间接的社会性潜劳动的作用替代直接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的作用,使劳动的有效性不断地得以提高。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看待这种替代,这只是人类具体劳动方式的不断演进而已。

(2)、新产品的三种顺序相关联的劳动都会在交换中表现为相应的商品价值

从当代的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看,人类每生产一种新产品的总劳动一般都可以看作是经由三种顺序相关联的劳动组成的。第一是与新产品有关的理论及开发性研究的劳动,这主要是创造性的复杂科学劳动过程;第二是应用第一种创造性劳动的研究成果来组织大规模物质生产的劳动,这里也有相当数量的创造性的复杂科学劳动;第三是具体进行大规模的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这里大量的是重复性的简单劳动。在人类生产劳动的初级阶段,上述三种顺序相关联的劳动大多也是集结在单个人的身上并独立统一完成,这才导致人们用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方法进行研究。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与协作的发展,这三种相关联的劳动才逐步分别由不同的劳动者来各自完成。流行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是以人类生产劳动的初级阶段中单个人身上集结了上述三种顺序相关联的劳动,或是仅以上述第三种劳动,即以内容和形式都已经普及了的物质生产领域中的重复性的简单劳动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流行的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深入涉及对现代商品生产的贡献有非常重要作用的上述第一,二种劳动,或将相关联的三种劳动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因此流行的劳动价值论在计量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时,或是忽视了上述第一,二种创造性劳动的巨大贡献,只单方面计量生产第一线的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的重复性的简单劳动时间;或是使用简单的机械加和(即商品价值的机械转移)方法来处理上述第一、二种劳动,并完全忽视了系统整体的新特性的作用(通常表现为整体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更根本上忽视了市场作用。

(3)、产品是“总体工人”的“社会产品”

马克思注意到了物质生产领域中已经普及了的产品的重复性的生产劳动中,表现为商品价值的人类劳动具有一定的系统整体性的特点,因此他提出了“总体工人”和“社会产品”的概念,“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23,202]产品生产的总劳动过程的实际执行者不再是单个工人,而是以社会规模结合起来的“总体工人”,表现为“社会产品”价值的劳动不仅仅包括生产第一线的直接的劳动者,还包括各种间接的劳动者诸如从事科学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劳动者等等的劳动。在生产上所应用的科学技术是世世代代人类劳动,特别是智力劳动的冻结(社会性潜劳动),它是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的财富,其所表现的价值及其在劳动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又是难以估量的,也不是用简单的机械的加和方法(价值的机械转移)所能说明的。

(4)、三种时态的劳动以及“具有等效劳动量”的自然资源都可以表现为商品价值(以前已提到,在此省略)

前述的一切都说明了人类生产劳动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系统内外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和加强,简单劳动系统演化成为越来越复杂的劳动系统,其组成各要素也不断地分化。诸如劳动者分化并互相联系成为一个系统整体的“总体工人”;劳动资料分化为不再是单一的简单手工工具,而是荷载着(冻结着)社会性潜劳动的复杂的自动化机器体系;劳动对象也常常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对象,而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对象系统;整个劳动过程也不断分化产生出新的要素来:诸如在简单劳动系统中生产第一线的直接的劳动者个体大脑的控制生产过程的支配功能,在复杂的劳动系统中演化为一个指挥系统,成为劳动系统中的中枢,起着支配作用;……总之,人类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一个动态系统,它的发展来源于系统的组成要素和结构等的变化。但从系统最高层次来看,要素与结构的变化统一于人类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因此,在具体分析人类表现为商品价值的劳动来源时,不应再把它看成仅仅是生产第一线的直接劳动者个体的孤立的活动及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5 10:36:53
作者对劳动定义的扩展相当精彩。
但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在于价值构成的一元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5 11:10:51
我认为生产工具的作用就生产工具的作用,没必要往劳动力耗费方面去硬套。在大自然中,无论人的劳动力还是机器的机械力,均由物质构成,劳动力有耗费磨损,机械力也同样,两者在耗费磨损上具有共同的性质。

其次,对事物的分析要从因果两个方面来分别论述。从原因看,耗费磨损都是人力和物力合并的自然力特征;从结果看,产品是上述合并的自然力的作用结果。把两个原因产生的结果说成是一个方面的原因带来的,这是缺乏应有的科学态度。

再其次,稍有唯物论认识论的常识都知道,产品是由原材料这个内因转换而来的,人力和物力只是使这个内因转换提供外部条件的外因,外因再怎么夸大作用均无法变成事物转化的主要方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5 11:13:49
tsp8001 发表于 2015-6-5 10:36
作者对劳动定义的扩展相当精彩。
但劳动价值论的缺陷在于价值构成的一元论。
谢谢你的关注。欢迎挑错、补漏。讨论完劳动相关的问题后,接着就会讨论商品价值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5 11:59:57
he_zr 发表于 2015-6-5 11:10
我认为生产工具的作用就生产工具的作用,没必要往劳动力耗费方面去硬套。在大自然中,无论人的劳动力还是机 ...
谢谢关注。工器具是死的!就是自动化机器,也是由人预先赋予它工作程序!下一篇就要指出人类劳动并不仅仅是做功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5 12:27:52
zhengyr 发表于 2015-6-5 11:59
谢谢关注。工器具是死的!就是自动化机器,也是由人预先赋予它工作程序!下一篇就要指出人类劳动并不仅仅 ...
注意,这里是探讨经济学意义的代价补偿,不是在论述死活,以及能不能动的问题。显然,你是用后者否定前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