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可重生再造(3)另类解读劳动二重性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劳动二重性;劳动时间二重性
2、劳动时间二重性
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的政治经济学家们都一致认为,可以用劳动持续时间来计量劳动的量并作为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尺度。不过,应该着重指出,自从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之后,在政治经济学中实际上就出现了两种不同内涵的劳动时间[郑怡然:对政治经济学中劳动时间的新看法[J]。福建论坛,经社版,1996,(3)。25—27。]:一种是以时钟计量的自然尺度具体劳动时间(以后简称为自然尺度时间或具体劳动时间),它用以计量生产领域中的起点形态的不同质的私人劳动付出(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之间没有直接的可比性,它们的长短都与劳动进行时的主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另一种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经济尺度劳动时间(以后简称为经济尺度时间或抽象劳动时间),它用以计量交换过程中表现为同质的终点形态的抽象人类劳动的量,这是生产领域中的起点形态的私人劳动经过交换过程社会评价后转化变成结果的经济尺度时间,它才是和说明商品价值量的多与少有关的劳动时间(这是经济尺度劳动时间,即简单劳动的劳动时间,是已经转化为在统一的标准的主客观条件下的劳动时间——简单劳动力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的劳动时间,也就是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计量的是经济关系。严格的说,经济尺度时间已经不具有自然尺度时间的那些内涵与特性,它只不过是一种计量抽象人类劳动量的计量方法。经济尺度时间同样不是生产领域中的现成的出发点,而是自然尺度时间转化变成的结果。
在质的方面,自然尺度时间计量的是生产领域中的私人劳动;经济尺度时间计量的则是交换领域中的社会劳动。那末,在量的方面,同一个个人劳动,在生产领域中作为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所耗费的自然尺度时间,和在交换领域中同时作为表现为商品价值的抽象人类劳动所包含的经济尺度时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们是怎样转化的呢?在现实中,在数值上我们只能直观地知道在生产领域中个人劳动所耗费的自然尺度时间,而且生产领域中个人劳动所耗费的自然尺度时间的数值又是随着劳动生产力而变化的。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又决定于“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23,53]这种由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的生产领域中的自然尺度时间,它在数值上又应该如何转化为交换领域中表现为抽象人类劳动的经济尺度时间呢?在实践中,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各种劳动化为当作它们的计量单位的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23,58]也就是说只能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在千百万人次的商品交换中逐步地形成。这就是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经济尺度时间是不能直接用其本身在生产中个人劳动所耗费的自然尺度时间的长短来表现的,也是不能事先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来决定的,这是要点。尽管马克思说过:“把一切商品化为劳动时间同把一切有机体化为气体相比,并不是更大的抽象,同时也不是更不现实的抽象。”[13,19]但是,在理论分析中,把生产领域中的自然尺度时间转化为交换领域中的经济尺度时间还没有找出可操作的方法。马克思认识到这个困难,所以他只能说:“可是,那种紧张程度较高、比重较大而超过平均水平的复杂劳动又怎样呢?这种劳动可以化为复合的简单劳动,……。这里还不是研究那些支配这种简化的规律的地方。但是这种简化在进行是很清楚的,因为作为交换价值,复杂劳动的产品在一定比例上是简单平均劳动的产品的等价物,因而等于一定量的这种简单劳动。”[13,19]马克思用“这里还不是研究那些支配这种简化的规律的地方”这一句话来回避这一困难。马克思后来也并没有再深入“研究那些支配这种简化的规律”。为克服理论分析中定量转化的困难,马克思想把在交换领域中的不同质的劳动转化问题变为在生产领域中的同质的劳动求平均值的问题,因此在理论分析中就设置了两个重要的特殊的前提:一是他只研究供求一致状态下的商品交换,即已经实现了交换的劳动产品。这样,生产劳动产品(商品)实际消耗的劳动正好满足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需的劳动,因此实际耗费的劳动就都是有用劳动(没有闲置无用劳动),可以全部表现为商品价值(转化为抽象人类劳动);二是基于表现为商品价值的抽象人类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思想,马克思预先假定各种劳动力都只是同质的简单劳动力且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都是同质的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例如,在《资本论》开头篇章马克思就声明:“为了简便起见,我们以后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这样就省去了简化的麻烦。”[23,58]稍后马克思又说:“只要假定资本使用的工人是从事简单的社会平均劳动,我们就能省却多余的换算而使分析简化。”[23,224]所以说简单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出发点[郑怡然:简单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出发点[J]。晋阳学刊,1997,(2)。46—49。。马克思所做的特殊处理的确方便了其理论的分析,但传统流行观点却不理解上述马克思在理论分析中所设置的两个重要的特殊的前提的重要作用,因而引来了对他的劳动价值论的众多误解与曲解的更大的麻烦。
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在主要取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所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及辞典中,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的有用劳动和抽象的人类劳动,那么,计量劳动量的劳动时间也必然具有二重性。他们在转述马克思的观点时,直接地把一切具体劳动所耗费的以时钟计量的具体劳动时间,想当然地当作是以简单劳动计量的抽象人类劳动时间了。这使许多学人由此产生了较大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