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再跌就只剩下税啦。”这是近日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在不到两月内“三连调”成品油消费税之后,许多消费者的反应。据卓创资讯统计,“三连调”之后,国内汽油价格中平均的税负比率为44.76%,柴油价格中的平均税负比率为40.61%。
但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说需要减少油价波动的风险。
而且ZF强调进口、开采、税收三种成本构成中国油价,且导致国内油价没有紧跟国际油价的原因有三:其一,现行的定价机制毕竟还有十天的调价周期,并非完全紧贴国际油价。其次、国内消费者使用的成品油除了来自进口原油提炼之外,还有一半的国内油田开采出来的原油,这部分成本是不降反升的。第三,油价的成分除了成本之外,还有税收,这部分占比从目前来看也在上升。
而通过调税来控制油价ZF也给出来两点解释:
第一,治理环境,第二,“贴补”财政收入是上调消费税的主因:受访专家也指出,除了环境治理的需要之外,国家财政税收压力增大也是消费税上调的重要原因。
然而,这种过于频繁地调整燃油消费税是值得提出质疑,税收具有固定性,也就是说,征多少税是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的,不经国家批准不能随意征收和随意改变。 “以消费税为杠杆不是长久之计,税收有其固定性和严肃性,不可能长期几天一调。因此,能否进一步改良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目前值得思考的问题。”赵鲁涛说。
那么,要怎么确定稳定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消费税是不是对经济环造成的无谓损失比较小,毕竟弹性在那里了,相对于7甚至是8,现在的价格大家是不是也只是无事吐槽一下而已呢?
各位看官对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