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70 5
2008-09-15
<p>  研究任何问题——无论是自己从事研究,还是理解别人的著作——首先都必须要有全局观!所谓全局观,也就是要从系统的角度去理解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系统的角度入手研究问题,首要任务则是要把与该系统有关的事物统统都囊括在系统之内;然后才是去研究构成该系统各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br/><br/>  其实,无论是《资本论》,还是西方经济学,都可以说是从系统的角度入手研究经济。所不同的在于:《资本论》是通过抽象,研究的是残缺不全的系统;而西方经济学则是利用假设,研究的是模糊的系统。事实上,“抽象”和“假设”,几乎是所有经济理论讨论问题所采用的主要手段!马克思的抽象法,明确地指明了从系统中抽象掉了什么,从而为后学们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个明确的方向和坚实的基础!这比之于西方经济学那类拼命地掩饰什么的模糊假设要强之百倍!!!<br/><br/>  那么,《资本论》是如何研究经济的呢?<br/><br/>  首先,马克思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br/><br/>    任何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资源的使用价值+过去劳动转移的使用价值+现实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br/><br/>  接着,在论证商品价值的时候,马克思没加任何证明地认定——<br/><br/>    资源没有价值!<br/><br/>  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得到——<br/><br/>    商品价值=过去劳动转移的价值+现实劳动创造的价值<br/><br/>  然后,我们只需要把过去劳动看作是人类的过去劳动,也就是说:无论是过去劳动还是现实劳动,统统都是人类的劳动!于是就可以得到——<br/><br/>    商品价值=劳动价值<br/><br/>  以上是《资本论》第一章的整体逻辑论证的全过程。</p><p> </p><p>  我们可以把“抽象掉资源价值”看做是一种假设的前提条件,就如同牛顿第一定律所说的“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物体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中暂时抽象掉“外力干扰”,首先研究理想状态下的物体运动一样,我们可以把“抽象掉资源价值”后的商品价值看成是一个理想价值。显而易见,只要这个理想价值成立,就给人们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br/><br/>  显然,要研究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就必须:<br/><br/>  要么证明现实中的任何资源都象阳光空气一样可以任意索取而没有价值,从而证明马克思的理想价值就是现实价值;<br/><br/>  要么把抽象掉的资源价值还原回去,在理想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现实价值!<br/><br/>  此外,单就《资本论》第一章而言,还有一个价值和价格的颠倒问题。即:究竟应该把交换价值认定为商品价值?还是应该把劳动价值认定为商品价值?交换价值和劳动价值之间究竟有无关系?如果有关系,二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br/><br/>  以上仅仅只是就劳动价值论而言,关于剩余价值部分,下面暂时只结合前面的理解做一点扼要说明——<br/><br/>  正如前面分析的,在抽象掉资源价值的基础上,马克思事实上也证明了“商品价值=过去劳动转移的价值+现实劳动创造的价值”。的确,过去劳动(无论它表现为资本还是生产资料)确实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显然,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有无获取利润的权力?<br/><br/>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并没有否定资本家的管理劳动应该获取报酬,他否定的仅仅只是资本利润!在马克思看来,任何资本利润统统都是剩余价值剥削!!!这实际上是建立在“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的共产主义理想基础上的抽象,而忽略了资本为现实劳动创造价值承担风险的客观事实。为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得出了过渡时期“生产资料公有”的结论。<br/><br/>  由此可见,剩余价值理论及生产资料公有理论,同样属于理想理论!</p><br/>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5 11:50:00
   分析的有道理,马克思是站在深受苦难的贫苦人民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加之那个时候工业社会刚刚萌生,资源,资本的作用很容易被静止的看待,正如人们看待土地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5 11:51:00

好好看看吧!

三剑客上http://v.blog.sohu.com/u/vw/12261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5 12:21:00
以下是引用dongjinpeng在2008-9-15 11:50:00的发言:
   分析的有道理,马克思是站在深受苦难的贫苦人民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加之那个时候工业社会刚刚萌生,资源,资本的作用很容易被静止的看待,正如人们看待土地一样!

因立场而偏见,因偏见而不公.我们在观察蚁群社会的时候,如果我们立于工蚁或蚁后的立场上,也或者是某一个蚁种的立场上,那么我们的观察者立场就不是"客"的立场,就不是中立的立场,我们就无法做到客观公正.而且,严重的偏见足可以使我们的理论成为谬论.

马克思有明显的阶级立场,这样的立场偏见就如同种族立场一样大.如果带有种族偏见的理论是谬论,那么带有阶级偏见的理论也同样是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5 16:51:00
以下是引用无知求知在2008-9-15 12:21:00的发言:

因立场而偏见,因偏见而不公.我们在观察蚁群社会的时候,如果我们立于工蚁或蚁后的立场上,也或者是某一个蚁种的立场上,那么我们的观察者立场就不是"客"的立场,就不是中立的立场,我们就无法做到客观公正.而且,严重的偏见足可以使我们的理论成为谬论.

马克思有明显的阶级立场,这样的立场偏见就如同种族立场一样大.如果带有种族偏见的理论是谬论,那么带有阶级偏见的理论也同样是谬论.

  现有的基础经济理论研究,又有哪家的理论没有立场的偏见呢?阁下以为西经就没有立场的偏见么?

  其实,谁都清楚,西经是从资本的私人占有的角度入手研究经济,其经济人假说实际上仅仅只是考察人对于物的私人占有,而并没有进一步去考察人凭借什么去占有物。事实上,人对于物的私人占有,是因为劳动的私人占有!显然,如果没有劳动的私人占有,就不存在物的私人占有!!从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在以占有方式决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现实社会中,那些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而自然存在的事物,理所当然的应该归全民所有!!!显而易见——

 在以占有方式决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现实社会中,“资源天生属于全民公有;劳动天生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才是研究经济的起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5 18:11:00
以下是引用巫山刘老五在2008-9-15 16:51:00的发言:

  现有的基础经济理论研究,又有哪家的理论没有立场的偏见呢?阁下以为西经就没有立场的偏见么?

  其实,谁都清楚,西经是从资本的私人占有的角度入手研究经济,其经济人假说实际上仅仅只是考察人对于物的私人占有,而并没有进一步去考察人凭借什么去占有物。事实上,人对于物的私人占有,是因为劳动的私人占有!显然,如果没有劳动的私人占有,就不存在物的私人占有!!从这里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在以占有方式决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现实社会中,那些没有经过人类劳动而自然存在的事物,理所当然的应该归全民所有!!!显而易见——

 在以占有方式决定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的现实社会中,“资源天生属于全民公有;劳动天生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才是研究经济的起点!!! 

不管东经西经,经济学的根基都是人本性假设.这就是建立在人类立场上学说,而不是那一个种族哪一个阶级立场上的学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