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刘老五 发表于 2009-7-26 21:29 
在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下,有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附属品,从而有了“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值中枢说;在西方效用论的影响下,有人则把价格和价值对立起来,楼主那“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价格和成本、和价值没有丝毫关系。”的观点就属于此类中的一种。要说清楚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关键还是在于对价值如何定义。
价值,是一个合成词。《说文》中对“价”解释为“物直也。”显然,价值一词为同义反复之合成词。“值”,古文多做“直”。《段注.说文》中有:“值,持也。引申为当也。凡彼此相遇相当曰值。亦持之义也……。价值亦是相当义。”《辞源》中亦做“相遇”、“相当”、“物价”和“执持”四义讲。“持”有“握住”义,引申为“制约、挟制。”(见《辞源》1249页)故而可以理解为“占有”;彼此占有的物品“相遇”,其意即有交换之义;而物品(价值)“相当”,其意即可以成交;从而有“物价”之义。因此,价值一词的意思应该是《资本论》中那个交换价值的意思。即“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变化。”
因此我认为,价和值虽然意思大致相同,但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我以为把价格当作商品标签上的那个价格来讲较为合理,显然,这样的价格是商品提供方根据成本及可望获得的利润综合考虑的;而价值则是在交易过程中,经过讨价还价之后的最终成交价。显然,这是一种认可,即交易双方对彼此交换的物品(或货币)的价值的认可,它同时也是商品价值最终的实现形式。
从量的角度讲,价格是单位数量的物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表现形式;而价值则是一定数量的商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表现形式。
可以看出,你认为价值的计量单位应该是货币单位。我也是这个见解。不过,你从量的角度看价格与价值,有些不妥。价格还可以是一定数量的物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表现形式;价值还可以是单位数量的商品相当于多少货币的表现形式。比较价格与价值时应该口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