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5889 54
2015-07-26

我为什么要为《资本论》写续集?


总的来说,当代经济发展,已远远超出《资本论》的理论范围,必须要续写《资本论》。另一方面,《资本论》中也有部分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部分结论过,也必须要续写《资本论》。

《信用价值论》绪论之三:

从理论的逻辑与传承角度上说,本著所创立的信用价值理论,应属于马克思《资本论》之续篇。因为这种信用价值生产理论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不仅是理论方法上的继承,更是价值生产理论上的继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这也是辩证方法论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里,资本主义生产还处于初期阶段,宏观信用价值生产完整的形式,还是马克思身后100年的事。客观现实已经发展了,经济理论也必然地需要发展。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宣告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危机。西方宏观经济学在这场危机中既不能解释它,更不能提供解救之策,反而是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分析,切中要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150年至今仍闪耀着光辉。但是,如果循章摘句式的引用马克思的理论来解决当代由信用价值生产所引发的危机,这仍然是一件力不从心的事。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同样需要发展。

  如果我们遵从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那么很快就可发现,虽然在马克思身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发生变化,由《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实体经济的生产过程与运作方式没有本质的变化,但已经很有不同了。信用货币、股市、国债、金融衍生品等等,不管是从其体量上,还是对经济的影响力上,都与过去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完全不同。一种与马克思时代完全不同的信用价值生产方式已跃然于纸上,只是那些教条主义者仍然是只看书本,对丰富的客观现实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罢了。甚至是,反对劳动价值论的学者们,用信用价值生产的一些表象来攻击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时,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不仅不能反抗,反而不知所措。

  其实,信用价值,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劳动价值的发展形式。当然,它会远比原有的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在方式上更复杂。在产能过剩、投资货币过剩,消费缺口存在的情况下,它通过信用与信心的方式、或者虚拟价值的先期支付消费的方式,运用资本利润导向的原则,引导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价值生产系统将其(价值)生产出来。在这其中它仍然遵循着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两大原则:资本利润原则,实体价值生产原则,只不过形式与过程都更复杂而已。所以说,本著所进行的对当代资本主义信用价值生产过程与规律的研究,正是马克思《资本论》对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过程研究的继承与发展。

  在本著中,《资本论》是作为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的部分而开始的,并且也是以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中资本生产这部分为基础的。但是,如果经济理论与思想认识还停留在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描述的资本的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的过程中,那就大错特错。这绝对不是说马克思《资本论》错了,而是当代人将马克思理论当作教条了。因为马克思身后100多年来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不仅仅发展出一种信用价值的生产方式,而且,社会资本生产与非资本价值生产也获得了大发展。当代社会生产,已经包含有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虚拟经济信用价值生产、社会资本价值生产、非资本价值生产等四大生产体系。而《资本论》产生于资本主义的初始阶段,只揭示了资本的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这一部分,其他三个部分的揭示任务才由本著来完成。

  马克思《资本论》主要是揭示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实体价值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本著继《资本论》,但略过《资本论》中已有的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实体价值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信用价值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信用价值生产有着更复杂的运行过程与规律,其中包含的资本的生产部分,与资本的生产形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双轮经济”构架;也包含社会资本生产,或者说社会资本生产中也有信用价值生产的这种生产方式。  

  对这些复杂的逻辑关系,在本著论述上做如下简化:当论述资本的一般生产过程时,这种一般的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是资本生产与社会资本生产这两种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只在资本生产的章节中论述,当论述到社会资本生产时,对资本生产的一般过程就不再论述了,只论述其特殊的、不同的部分。因为,资本生产包括了对社会资本生产的抽象。与社会资本生产相对应的资本生产,包括了私人资本生产与国有资本生产两个部分。不要认为国有资本是属于社会资本的范围,不是的,私人资本与国有资本在生产中的运行规律上是一样的,他们与社会资本生产在运行方式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从所有制关系上来说,马克思《资本论》中所论述的资本,仅指私人资本,本著中所论述的资本有三种:私人资本、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和私人资本相对应,同属于全体国民所有。信用价值生产包含在私人资本、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这三种不同所有制关系的资本生产中。从所有制的关系上来看,宏观上的信用价值来源于国家信用与ZF信用,也是属于公共资源,为全体国民所共有。非资本价值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是非商品,只有价值没有价格,也是属于公共资源的生产,为全民所共有。它其中的一个产品就是信用价值。

可见,当代的信用价值生产所包涵的范围更广阔,它不仅仅是《资本论》中的纯粹的私人资本生产,更有大量的社会主义因素的生产在其中。它不仅是反映资本生产的规律,更是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所预测的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在这里通过本著的详尽论证,从而可看到光明。

――摘自《信用价值论》绪论之三“《资本论》之传承”(《信用价值论》第9-11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26 21:34:5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6 21:37:56
这篇文章不知是楼主的自己的还是转的?

楼主知道《资本论》论述的主旨是什么吗?

楼主的“信用价值论”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有关系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6 22:11:19
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一部对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进行揭示的理论。所以,只有马克思才能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基本矛盾与运行的规律,并且至今仍然在起作用。但是,马克思身后至今150年来,资本主义已经历经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垄断与垄断金融等四个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具体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全面的生产过剩,以及由生产过剩转化而来的资本过剩,必然引发经济危机与及经济的亚危机状态,为应对这些危机及状态的需要,当代经济已经远不止为仅有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了,而是在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的基础上,生长出了一个信用价值生产体,而且,由于信用价值生产体的出现,它虽然是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实体价值生产的基础之上,却驾驭着实体经济的实体价值生产。因此,必然依据现实经济的本来逻辑关系,重新定义虚拟经济概念,必须要看到,虚拟经济也是一个价值生产体,它所生产的虚拟价值通过实体经济的实体价值生产系统,生产着实体价值或者湮灭着实体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6 22:14:24
qi509 发表于 2015-7-26 21:37
这篇文章不知是楼主的自己的还是转的?

楼主知道《资本论》论述的主旨是什么吗?
蔡定创_的博客
《资本论》已有真正的续集


其实,《资本论》已有了真正的续集,这就是笔者已经交付出版的《资本论续-信用价值论》。

《信用价值论》是一本真正的《资本论》续集。之所以定为《资本论》续集,有如下几个原因:

1、该著是《资本论》理论的延续。大家都知道,马克思《资本论》是没有写完,《信用价值论》是接着《资本论》中没有写完的内容而继续写。

《资本论》身后一百多年来,社会生产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资本生产方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资本论》所需要续写的内容。如果《资本论》不续写,虽然在高度抽象的基本理论原理上仍然是有效的,但是当涉及到具体的内容时,就不适合于观察与解释现实。马克思《资本论》同样也必须要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

《信用价值论》不仅延续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而且是将《资本论》中所写的揭示资本一般过程的实体经济实体价值生产,作为论述当代信用价值生产过程的基础,笔者的《信用价值论》的整个理论体系正是建立在《资本论》的这个基础上的。

2、《信用价值论》全面地揭示当代社会价值生产过程与经济运行规律,特别是主导当代社会生产的信用价值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此与《资本论》中的主要内容是揭示私人资本实体价值生产一般过程与运行规律,既有一致性,更有延续与发展。

当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到高度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私人资本由自由竞争的阶段,已经被垄断金融与信用价值生产的新阶段所取代;其价值生产的形式,与马克思时代的私人资本自由竞争为主的生产方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其生产形式更为复杂,更为多样性。在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后面,更具有迷惑性。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照搬《资本论》的结论,是不能回答现实中的诸多问题的。

因此,必须要续写《资本论》。笔者的《信用价值论》在内容上,既延续了《资本论》中的资本生产的一般过程与运行规律,对当代以信用价值生产为主导的资本生产过程与运行规律做了详细的论述,更超出《资本论》中仅对资本生产过程这个范围。因为当代社会生产,除信用价值生产为主导外,还产生了其他超出资本生产的新生产方式。因此,在《信用价值论》中,不仅是重建了货币理论、国债理论、汇率理论、虚拟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全新的“双轮经济”构架理论、“印钱消费”理论、四次分配理论,还创建了社会资本生产理论、非资本生产理论。其中的社会资本生产理论、非资本生产理论已经超出了《资本论》中仅对资本生产论述的范围,也是经济学中从来没有涉及过的内容。

由于《信用价值论》所论述的内容太多而复杂,虽然笔者尽量从文字上做精简,但仍然是一部70万字的大部头著作。

由于《信用价值论》理论反映的是经济运行的本质过程,是一种理论原理,而不是对表面现象的实证,用《信用价值论》中的理论原理,来解释皮凯蒂在其著中所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个观点,就会十分清晰地获得解释,并且知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同时,对“对富人加税”能不能解决当前欧美国家所面临的经济萎缩与经济危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用价值论》中都给出了十分明确的、颠覆传统观念的、甚至会产生震惊的结论。可以说,用《信用价值论》中的理论原理,来解释与回答当代社会宏观经济中的各种问题,都会十分轻松地获得结论,而不仅仅是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所提出的这一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6 22:14:55
只有没看懂《资本论》的人才拼命的去鼓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