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57 15
2015-11-26
对于别人所质疑的"虚幻价格"的问题,马克思说他用地租理论解决了。本人愚钝,看不出他怎么解决。特在这里向各位高人请教。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6 22:37: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7 00:47:49
leijy 发表于 2015-11-26 22:37 没有将马克思论述原原本本引用出来,怎么评论啊?
      "第四:是最后的矛盾,假如不是像通常在奇怪的引证形式之内提出时,外观上是最倔强的:假如交换价值不外是商品中所含有的劳动时间,那吗并不含何等劳动之商品,何以能有交换价值,或者换句话说,纯粹的自然力之交换价值从何而来?这个问题在地租论中解决。"--《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著,郭沫若译,群益出版社(1951年)出版,第58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7 06:11:38
从斯密、李嘉图到马克思,其对地租(即土地交换价值、土地价格)的解释是无法贯彻其劳动价值论的。因为劳动价值论是用来解释“决定交换价值的原则”的,即“劳动价值论之商品价值,决定商品的交换价值”、进而得到“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土地在他们眼里,不是劳动产物,没有“价值”,却有价格,这让他们不得不找各种非劳动价值论的解释。
其实,在交换的视野里,提供土地的人可能劳动了(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挖沟排水之类活动或为这些活动付出了货币等)也可能没有劳动,这是无关紧要的。但是,能够让租入土地者甘愿支付地租的境况,必然是这样的:欲租入土地者如果自己去寻找一块与目前所能租到的土地一样质量的土地,所花费的代价(劳动或货币)大于后者时,他便愿意租入,其地租低于他自己通过劳动来寻找和改造荒地,或低于用货币向第三方租入土地。如果地租与前者持平甚或超过,则人们将开始向荒野扩张。
马氏所说的用其地租理论解释了地租,与其劳动价值论是不兼容的,或者说,劳动价值论遇到了“无价值,有价格”的尴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7 09:41: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7 09:42: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