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利于自己的概率’是人们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较、判断有利于自己的概率的大小这个测量,之后会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的,人们在选择两种东西时,选择者认为有利于自己的概率较为大的应该被选择,概率较为小的应该被放弃!这种概率的大小⑴首先根据自己的神经中枢系统感觉直觉直接测量,这是较为感性的测量;⑵另外还可能经过经验的积累和这个人的社会平均年纪、身体状态等等的社会统计总结、归纳出的理论反馈指导,这是较为理性的的测量;⑶更为科学的是用现有的最为科学的医学检测仪器的体检与测量。”我的这种“价值量的测量”可能与各位有所不同,但是,与你们认为不可以测量也是另一回事。我们这里先来讨论价值量测量的过程这个话题吧!从⑴到⑵进而⑶,这就是价值量的测量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还有第⑷个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只有上帝(如果全知万能的上帝存在的话)能做到,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就是假设消费者与厂商,而马克思经济学则把政府作为完全信息、完全理性的主体来看待的。当然,我们可以称之为假设,就像物理学假设物体是在真空与没有干扰、摩擦的运动一样!这是一种完全信息、完全理性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这一种完全信息、完全理性的情况中,主观与客观是同一的,主观即使客观,使客观即主观,在这一种情况中,传统的主流经济学中:消费者、生产者的付出所得到的回报都是边际效用无差异、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为0)的.从⑴到⑵进而⑶到迫近甚至达到⑷这个过程,这就是价值量的测量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