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633 12
2015-11-29
“乘法”网友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很有道理,我这里就谈谈。
效用价值论暨边际效用价值论,无非是在说,买东西的人认为东西的效用比较高,高于卖东西的人的看法。
这是将交换的必要条件硬充为交换的充必条件,言过其实
我们从最简单的情形看起。
我要喝水,河流在我家五十里以外,我家附近没有其他水源,这河流是我能得到水的最近水源了。
在这个情形下,我有两种办法得到水。
其一是我自己某天走五十里到河边打水,再走五十里担水回家,这一天全用在挑水上了。担回来的水只够我用三天,于是,我每隔两天就要去河边一趟。这种方法就是自给自足。
其二是向卖水的人买水。这种方法就是交换。
按照边际效用价值论,我买第一桶水的效用高于卖水者的效用,于是我便买这桶水;若第二桶水的效用依然高于卖水者,那么我接着购买这一桶水;假如我买第N桶水的效用与卖水者效用相等,则成交量就是N桶,成交价格也确定了。
这里隐含着,买者和卖者对同一事物的效用看法在边际上考察,前者大于后者则交换进行,前者小于后者则交换停止。
但是,这只不过是一种倒果为因的猜测而已。
比如,我的意愿价格是:第一桶水我愿意支付最高十块钱,第二桶水八块钱,第三桶水六块钱,等等。当我和卖水者都同意按八块钱价格成交时,我顶多也就买两桶水,这时,边际效用价值论者说,在第二桶水这个边际上,我与卖水者的效用相等了。但是,如果我和卖水者商谈的价格不是八元而是四元,则我也就顶多买四桶水,这时,边际效用价值论者又说,在第四桶水这个边际上,我与卖水者的效用相等了。总之,不论我同卖水者以什么价格成交,边际效用价值论者都说“边际效用相等”。这同劳价论的“等价交换原则”实在是异曲同工,如果劳价论的等价交换原则可以称之为“等劳动量交换原则”,那么我们也可以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等价交换原则”称之为“等边际效用交换原则”吧。
我这里姑且不去分析两人对同一个边际的效用值的看法是无法判断是否相等的问题,而是指出效价论的逻辑错误。
其逻辑错误是,循环论证。
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成交价格完全地决定于“边际效用相等原则”,也就是劳价论之外的又一种“价值决定价格”,事物的边际效用,即事物的价值,决定其价格,决定其购买力。而当你要求他们证明“边际效用相等原则”时,他们则说,喏,人们以这个价格成交,那么就说明了“边际效用相等”,以那个价格成交,还是说明了“边际效用相等”。也就是说,成交价格定了,一定有“边际效用相等”。
这同马氏对“等劳动量交换原则”的循环论证一样。1蒲式耳小麦换A担铁,则这个交换价值(以铁标价的小麦价格)表示生产1蒲式耳小麦的劳动等于生产A担铁的劳动。无论A是3还是4还是5等等,总是“等劳动量交换”。对比一下吧,边际效用价值论同劳动价值论不是很像么?
这种循环论证能够给我们什么有效信息呢?什么也没有。
实际上,我们在这个简单例子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交换或者不交换。
我们将问题简化,引入货币计量。
如果我一天的收入是10元,那么,我自己挑水的机会成本就是十元。我不挑水而是买水,则我的收入增加十元,但我要为买水而支付代价。卖水者向我要价,就分为三种情况:低于十元,等于十元,高于十元。
第一种情况,卖水者要价低于十元,正常情况下,说明他的成本低于十元,这并不能说明卖水者的边际效用低,因为卖水者是不会看重效用而是看重成本的,他要价九元、八元等,因为有利可图,同样,我的意愿价格是十元,也并不因为效用,而是因为我的机会成本就是这个数。
这背后的东西时什么?就是比较优势原理。
第二种情况,卖水者要价等于十元,这时我面临着怎样做都一样的情况,如果买水,无非是没有消费者剩余罢了,但也不亏。
第三种情况,卖水者要价高于十元,比较优势反转了,这时,我如果每天都去挑水并出售,每天都有赚头。假如卖水者要价是十五元,那么,我专业去挑水,第一天挑水自用,虽然少赚十元,但也节约了买水费用十五元,总体还是赚了,第二和第三天挑水回来卖,这两天每天都净赚五元。这还是比较优势原理。
有人说,在第三种情况下,水的消费者变成生产者,成本要高于专业卖水的人,那么,我要说,你已经修改了参数,已经不是我这个例子的参数了,而且,即便如此,比较优势原理依然有效。
这里要澄清的是,交换的实质在于各方都节约劳动。这已经不是劳价论等够解释的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29 06:08:17
罗鹏 发表于 2015-11-29 03:39
“乘法”网友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很有道理,我这里就谈谈。
效用价值论暨边际效用价值论,无非是在说,买东 ...
第二段话就错了,效用不是和卖者比,是和自己比较,自己的效用函数,和别人的效用函数是两回事,别把效用和供求搞混了。和边际效用对比的是边际成本,这个时候可以理解为边际收益。效用是一个主观概念,主观的集合,形成客观价格,前提是集合,所以如果是对于个人来说,价格的波动很大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人的支付意愿都有很大差异。不是效用论的逻辑有问题,是你没有理解到位效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29 06:18:15
罗鹏 发表于 2015-11-29 03:39
“乘法”网友认为边际效用价值论很有道理,我这里就谈谈。
效用价值论暨边际效用价值论,无非是在说,买东 ...
再给你解释两句吧,效用体现在支付意愿上,每个人对同一件商品的评价(效用,支付意愿)不一样是非常正常的,也是更加符合现实的,而卖家则是按照成本来收取费用,当买家的支付意愿与卖家的成本一致时,到达均衡。这只是个人,个人的集合,形成了多人的市场均衡。你所解释的,其实不是效用论,你是按照马氏那一套的逻辑来讲的“效用论”。不知道你是从哪里看来的,建议还是好好看一下相关内容,如果你想批判效用论的话。还是那句话,效用论肯定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却不是你说的那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30 00:11:11
clm0600 发表于 2015-11-29 17:17
还是那句话,效用论肯定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却不是你说的那种
----
请说说效用论的不足?
没法证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30 10:26:37
clm0600 发表于 2015-11-30 09:42
具体说说,哪一条观点或结论无法证伪?
基于序数效用论的显示偏好理论(效用最大化和最优选择),不过显示偏好弱公理和独立性公理对此做了一定的完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30 10:55:14
clm0600 发表于 2015-11-30 10:34
可以证伪呀,你找到某些人不想效用最大化,即便有更优选择也不去采取,那就证伪了。
效用最大化是基于效用函数的,你不知道他的偏好,怎么能知道他的更优选择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