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780 41
2015-12-20
he_zr发言说:


马克思“阶级统治论”批判


作为政治地位权利地位均平等的公民,资本家和工人只是生产中的岗位不同(职责区分),社会中的角色不同(是否拥有生产资料),这些不同明显的是一种劳动生产带来的社会分工自然现象,与人为强制形成的差异毫无共同之处。资本家有雇用的自由,工人有接受和不接受雇用的自由,彼此的劳动生产和产品分配完全处于平等的协商地位。协商不下,产生纠纷,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凡是有人的地方怎么会没有矛盾呢?所以,矛盾不是问题,矛盾双方是否遵守公平原则,地位是否平等才是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2-20 16:34:43
首先来说,马克思主义有阶级论,及阶级统治论。

马克思主义所说的阶级,就是在生产资料上的差异。你有房子,他也有房子,这是生活资料。你没有企业,他有企业,这是生产资料上的差异。

根据生产资料上的差异,马克思主义把国民分成2类,起上个名字:拥有较多较大生产资料的人及人群,叫资产阶级。拥有微不足道生产资料的,不拥有生产资料的,叫做无产阶级。

假若不用上述名字,用,人群1,人群2,或者,叫拥有生产资料人类,不拥有生产资料人类,等等,那也完全可以。

也就是说,所谓的阶级划分,是指生产资料所有权问题,不是指公民权问题、政治权问题等等。
你就是工人当总统,当议员,拥有好房子好家具好老婆,甚至例如体育文娱明星而家财万贯,但不拥有生产资料,则仍旧是无产阶级。

那么,什么又叫阶级统治呢?
阶级,就是给人群分类,把国民分成2类。
那么,资产阶级这一大类,比无产阶级这一大类,更加有钱有势,更有影响力,所掌握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话语权等等,更多更大,更有优势。
那么,这种人群对人群的优势,压力,态势,就叫阶级统治。

你工人就是当总统,当议员,当总裁,当体育明星、媒体明星、文娱明星,有亿万粉丝,都不能改变人群对人群的差异和优势。

你工人就是当总统,全国老板富人都怕你,你仍旧改变不了阶级统治这一客观态势,客观局面。
那么,你智勇双全,德高望重,发号施令,号令天下-------但是,你得优先保证老板赚钱,发财,不然得话,经济就滑坡,劳动人民就失业,全国人民怨声载道,
可见,你这个工人的德高望重号令天下的大总统,仍旧是代替资产阶级搞服务,仍旧改变不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那除非啊,劳动阶级不依赖资产阶级,也能就业,也能管理经营,也能发财,那么,才能够使得劳动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了。



所谓阶级,就是国民之间的差异,大类的差异,这群人和那群人的差异。

所谓阶级统治,就是这群人的综合优势,而那群人的综合劣势。


阶级和阶级统治,并不是说啊,资本家就可以随便打你骂你,禁止你当大总统。

而是说,任何人当大总统,任何为国为民,奉公守法,那都必须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而服务。
------这种客观的眼下的现实必然性,就叫阶级统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0 18:46:59
he_zr发言说:

按资分配的背后仍然是按劳分配



资本家跟工人同为劳动者,是两个政治地位权利地位皆平等的公民关系,生产活动是两个公民之间合作进行的民事活动。资本家可以身兼投资人和经理人,也包括纯粹的投资人。资本家管理和资源调配的劳动均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


人们都习惯于对工人的收入不假思索的称之为按劳分配,即工人是按劳动力的付出获取工资收入,用时间进行衡量计量,而对资本家的收入却称之为按资分配,即资本家是按其所投入资本品份额获取资本收入,以至于让人以为资本家是凭借资本品获利,根本没有付出任何劳动,从而成为所谓“不劳动”的“食利者”。


很显然,作为纯粹投资人的资本家,他们不是企业的直接生产者,而是间接的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在于投资分析,资源调配,以及行使生产决策和监督。他们不可能以时间来衡量计量其劳动收入,剩下的只能依靠他们投入的资本品作为衡量手段,依据资本品的数量进行计量分割。这种分配方式,表面上给人的印象是按资分配,实际上这时的资本品跟时间一样,仅仅充当一种计量手段而已,而非凭借的内容。如果说资本家是凭借资本品获利,就如同说工人是凭借时间获利没什么区别,这种说法和认识既不正确,也不科学,只看到眼前的资本品和时间,没看到时间和资本品的背后分别是劳资双方作为劳动者的劳动付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0 18:49:06
he_zr发言说:

马克思“剥削论”批判

“剥削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演绎出来的结论,它的成立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判断,一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无偿占有”,即他人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二是“不劳而获”,即他人不劳动,却仍可从自己的劳动活动中获利。


        关于第一点,马克思把劳资合作生产中的资本家排除在劳动者行列之外,称产品唯工人创造,劳动成果理应归工人所得,资本家所得是占据了不属于自己的部分,属于侵占工人的利益,所以是“剥削”行为。但事实上,工人和资本家是政治地位权利地位皆平等的合作伙伴,岗位角色只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资本家无论是否身兼投资人和经理人,或纯粹的投资人,劳动成果是双方合作共创的结果,产品双方协议分配,各得其所,根本不存在谁侵占谁的利益事实。这在本人相关主题有详细论述,此处不再展开。


        关于第二点,也是本文的重点。所谓“不劳而获”是否就等于无偿占有而侵占他人利益,产生道义问题呢?那就不一定。就一般的实例来看,子女从父母身上获取抚养衣食,灾民接受他人的捐赠,这种“不劳而获”都无不符合人伦道义,没有谁认为是“剥削”他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0 18:56:07
1993110 发表于 2015-12-20 18:49
he_zr发言说:

马克思“剥削论”批判
he_zr发言说:

马克思“剥削论”批判

“剥削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演绎出来的结论,它的成立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判断,一是自己的劳动成果被他人“无偿占有”,即他人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二是“不劳而获”,即他人不劳动,却仍可从自己的劳动活动中获利。
确切来说,马克思剩余价值论是说,劳资之间存在无偿交换。

而不能说成是“无偿占有”,“不劳而获”。


那么,无偿交换,并不是压价交换,不是降价交换,不是低价交换。也不能说成是“无偿占有”。

无偿交换,就是说,资本家拿0,交换来劳动及其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劳资之间的无偿交换,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现象。

换言之,不需要提什么“道义”、“民法”、“契约”、“自由交易,自由自愿”、“平等协商”、“不平等欺诈压榨”,“谁创造就归谁所有”,等等。


合法合理的无偿交换,仍旧是无偿交换。

自由自愿的无偿交换,仍旧是无偿交换。

道义或者非道义的无偿交换,仍旧是无偿交换。

公平协商契约的无偿交换,仍旧是无偿交换。

无偿交换对社会,对大众,对劳动人民,如何如何劳苦功高等等,则仍旧还是无偿交换。


假若在学术上来批判马克思主义,其实,应该针对“无偿交换”,也仅仅需要针对“无偿交换”。

不需要搞那么多闲言碎语的,那就太不专业了,缺乏学术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0 18:59:28
劳动,天然属于劳动者。这里所说的属于,即等同的意思。不是法律和道德上的所有权含义。


因为,劳动不过是劳动者的自身的运动,即特定运动着的劳动者自身。

在这种特定运动当中,劳动者捕获和利用了各种自然力量等等,
换言之,这些也都是劳动者的自身力量。劳动者以自身驾驭下的各种力量搞运行,即劳动过程。

而劳动过程=劳动者的自身过程=产物形成过程。

在这里,也不需要提什么所有权。

奴隶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奴隶本身就是东西,就是奴隶主所有的货物。
但是,即便如此,奴隶的劳动仍旧等于奴隶自身,且等于奴隶所创造的产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