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152 12
2016-02-13

储备价值论纲要

一、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外生货币使投资需求转变为中间需求,由于中间加工级的货币利润和工资储蓄,导致顶级贷款者发生货币性亏损,尽管可能其拥有大量的实物利润,即普遍性的商品过剩,它不是产业之间的结构性比例失调,而是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果清算,则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倒闭失业,经济系统崩溃;而为了避免崩溃,一般采取的是借贷,那么势必使债务持续上升,然后不堪重负,最终形成债务危机,即经济周期,造成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巨大的闲置,天量的库存商品被废弃,社会生产力受到束缚,国民福利损失显著。

    另一方面,由于人的自利性产生的搭便车行为,使市场的公共品供给不足,存在天然的需求缺口,这里的公共品主要指的是环境、资源、技术专利等准公共品,而非军事、外交、行政等纯公共品。后者的供给具有单一垄断性。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或家庭节俭可能致富,然而,凯恩斯告诉人们,如果国民普遍节俭,那么国民收入反而会减少,从而导致普遍的贫穷,这就是节俭悖论。

    其原因在于两者的视角不同,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

    当总体储蓄率为零时,储蓄者可以致富,但整体经济增长性为零。

    当总体储蓄率为负时,也就是负有系统性债务,则经济增长后还要回归,即债务主导的经济周期。

    当总体储蓄率为正时,且没有外部出口,则储蓄无效,经济会严重通缩,商品全面过剩,导致大萧条。

    这说明,经济增长微观上需要储蓄,但宏观上必须改变单纯依赖消费需求的状况,而公共品的有效需求恰恰补充了消费不足,这就是创造一定的制度利润机制,使储蓄转变为储备,即以货币利润购买实物利润。

二、可行性

    一方面有储备的主观的愿望,且有实际购买力,是有效需求。

    另一方面有公共品供给具有现实条件,即个人消费市场全面饱和,各种生产要素普遍过剩。

三、储备需求

    储备需求来自央行新增货币,即铸币税,它使原有货币存量发生贬损,且新增货币持有人可以在国内任意兑换,因此,它购买的公共品应为国民免费使用。

    可见,公共品是有价值的,它的免费是因为已经由央行代表全民付费。

    事实上,现在已经出现了售卖清洁空气的商业行为。

四、储备对象

    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

五、储备分类

1、短期的大宗商品、专利、勘探成果、基础设施等;长期的智力储备、林地储备、国土整治、环境改善。

2、有形的商品、专利、具体的成果等;无形的智力储备、环境改善、资源控制等。

3、有限的商品;无限的储备空间与购买力。

六、价值论综述

1、联系

    根据p=D/S,即价值等于需求量除以供给量,需求侧的价值论目前为效用论,新宏观主义的储备价值论与消费价值论;供给侧的价值论目前为劳动价值论、全要素论。

2、区别

    效用论的问题在于它只是主观感受,无法具体描述,也即它不是真实购买力,从而不是有效需求。

    储备价值论与消费价值论并列为最终需求,前者面向社会公共品市场,后者面向个人消费品市场。

    全要素论较为合理地界定了各生产要素在实体供给的贡献比例,但它的缺陷在于忽视了需求,即把价值的供求决定视为供给单方决定。

    劳动价值论的问题在于它忽视了资本承受的风险、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管理的组织作用。另外,它武断地认为价值有供给单方面决定,想当然地假设市场需求无限大,并藐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本质是成本决定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13 07:04:11
学术水平、热心指数、信用等级

三个评分值暂时没有了,稍后再与以评分奖励。

感谢您发表原创作品。过年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3 11:05:08
zounghy 发表于 2016-2-13 07:04
学术水平、热心指数、信用等级

三个评分值暂时没有了,稍后再与以评分奖励。
版主辛苦!
新年快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4 15:56:38
储备需求的央行购买本质是将外生货币转变为内生货币,以减少货币发行量,消除债务危机和滞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5 11:08:50
封闭体有无央行,存在巨大差距。
没有央行的封闭体,它的货币是内生的,总体债务率为零。
有央行的封闭体,它的货币是外生的,总体债务率为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2-16 19:45:30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李扬2月16日在京表示,有关“供给侧改革的探讨,千万不要滑到供应学派,也不要滑回计划经济。”
    对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李扬说,目前大家只认可一句话,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如果实体经济被高度金融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如何落实、如何观察、如何分析?他说,现在这些问题是金融某种程度上过度发展造成的。这些问题不可能通过传统的加息、减息、增加货币供应、减少货币供应来解决。所以必须探讨金融改革的新方向。

    李扬认为,有关金融周期的问题也需要深刻研究,“金融市场狂泻之后马上导致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于是就引致了微观主体的行为方式变化。企业过去是利润最大化,现在是债务最小化,全世界形成了螺旋形的紧缩状态。”

    他说,目前的金融周期凸显了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失灵的问题,已经采取的很多措施,如加息、减息、量宽、量宽退出,多不得要领。如何应对金融周期造成的经济危机,目前还没有经验。在这一点上,中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座谈会上,李扬也说出了学者们目前共同面对的学术困境,“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直是中国经济学人的一个努力方向。但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践时间不长,而且还经过一些曲折,所以一直没有有效地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

    李扬说,“我的很多同辈人讨论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经济理论问题时有一个共同感觉,我们吃亏在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是做金融研究的,金融有理论,但金融理论要依托于政治经济学理论,而这套政治经济学理论一直没有有效建立。”但他同时表示,“经济不好的时候,搞经济学研究有了用武之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