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478 2
2016-02-25
一般劳动

  达到了自为水平的生命实体,其首要特征是具有了目的性,最基本的目的性具体表现为以DNA等物质形式为载体的元间实体,这种目的性就是这个生命实体本身。

  生命实体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是一个与环境势态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端部含有两个同时进行着的部分。一个是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挑选可直接利用的物质素材或元间因素;一个是从周围环境中寻找挑选“差不多”合适的物质素材或元间因素,再以自己的元间实体为蓝本,将获取到的物质素材或元间因素改造成更合适的形式,将它们重新组装起来,组织、同化成为可直接利用的资源。

  我们可以把生命体实现自己目的的这两个过程看作是广义的“劳动”,或是最为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或者说是劳动的起源点。

  “劳动”的概念和行为可以分析为这样一些基本因素:

  1、劳动主体

  既然劳动是一种行为,就先要有一个行为主体;

  2、劳动目标

  既然劳动是一种目的性的行为,就要有一个目的性的元间实体作为行为依据和指向;

  3、劳动对象

  之所以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目的,是因为主体的目的性与周围环境还不是那么契合,还有一定的差距,劳动的意义在于寻找更加契合的环境和素材,或者对不甚契合的环境或环境要素进行改造和重组,消除其中的差别。这样,环境中那些还没有被实现的准契合者以及那些还不太契合的物质与元间势态、要素就成为劳动对象。

  4、劳动方式

  最初的劳动方式就是目的性本身,是事先已经存储在遗传信息链中的元间实体,规定了寻找什么样的素材和环境,将这些素材改造成什么样式,将这些素材如何组装,组装成什么样式的新的实体,如何实现这样的组装或分解 ……。随着进化和积累,这些环节被不断展开,不断被具体化,使得劳动方式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新的元间实体,直到成为科学、技术、社会分工……,以至公司、银行、海关、计划委员会、税警……等等一系列复杂、庞大的元间体系。

  5、劳动过程

  即便是劳动的主体、对象、目标、方法都已经确定,从开始劳动到劳动目标实现也还是一个过程。同样,对于最初的劳动来说,一开始,上述的各个环节与劳动实现的过程都重叠在一起,劳动过程随着进化的积累逐步发生、展开、分化、壮大,逐渐成为相对独立实体。

  劳动过程是相互作用过程,就是与环境势态的交换过程,是相互作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换过程。所不同的在于,起先,参与作用的一方是具有目标性的行为主体,对作用的结果具有期望和规定,通过目的性的努力,以一部分环境的元间势态为代价,将其转变为自己所希望的另一种新的形式,将势态导向自己目标所规定的方向。

  初始时,所有这些因素都还是重叠在一起的同一个实体,随着进化的步伐,逐渐分离、分化成不同的阶段和实体。

  最初的劳动主要以无意识、无自觉、无目的性的自然界为对象;后来,劳动的成果积累成了新的势态环境,特别是在逐渐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具有不同程度自觉性的主体也成为了新的劳动对象,人与人互相成为了劳动对象,将来,具有自主目的性的智能机器互相之间也将成为劳动对象。

  目的性的主体互相在针对对方的劳动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总之,构成劳动的这几个因素互相都成为对方发展、进化的原因和条件,逐渐演变成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的实体。具体的劳动都是处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的某种具体的、暂时的、变化中的实体和状态。

  劳动是具有目的性的行为,所以应当先对“劳动目标”作进一步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6-2-25 19:0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3-6 15:40:29
水浪 发表于 2016-2-25 19:01
支持原创
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