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讲选择能使残差达到白噪声的最小滞后阶数。
在EVIEWS操作时,依次view-Lag structrue-lag length criteria,然后依据AIC或SC等选择合适的滞后期,系统会加星号,表明不同准则的最优选择。最好还要参考AC,PAC值。
var滞后期选择滞后期过长,模型中所需估计的参数就过多,自由度下降使模型变得没有效率; 滞后期过短会使得残差达不到白噪音,出现估计偏差。当然样本容量很大时,可以考虑较大的滞后期。
还需要进行相应检验:残差序列相关检验\残差异方差检验\残差正态分布性检验
高铁梅的书就可以,论坛有下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0 15:39:59编辑过]